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3月29日专为备考2023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小李最近心理压力很大,他找到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这时,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做的是()
- A:收集有关他的问题的资料,便于以后开展服务
- B:评估他的问题,并与其协商,看他是否能够成为自己的服务对象
- C:评估他的问题,并与其协商,对其提供转介服务
- D:与他签订服务协议
答 案:B
解 析:在接到求助时,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做的是,通过与求助者的初步接触评估他的问题,并与其协商,看他是否能够成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中的接案工作。接案或转介是社会工作开展的第一步。
2、小月非常胆小羞怯,上课不敢发言,也不敢说话,平时也很少和其他同学玩,家长找到社会工作机构,希望可以对小月进行治疗。为了与小月建立关系,社会工作者与小月初次见面时,运用了制造气氛的技巧。下列()做法体现了该技巧。
- A:带小月去人多的地方玩耍
- B:事先布置好会谈室
- C:用绘画的方式帮助小月表达
- D:与小月分享自己的童年经历
答 案:B
解 析: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两大类。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方法。其中制造气氛属于间接治疗技巧,布置会场、改变环境正是制造气氛的途径和表现。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需要提供救助。对照有关法规关于救助站救助内容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参照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提供食物
- B:参照当地廉租房标准提供住处
- C:帮助流浪乞讨人员联系亲属或者所在单位
- D:派工作人员护送流浪乞讨人员返回住所地
答 案:C
解 析:我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规定,救助站主要提供以下救助服务:(1)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2)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3)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4)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5)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6)救助站为受助人员提供的住处,应当按性别分室住宿,女性受助人员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管理;(7)救助站应当保障受助人员在站内的人身安全和随身携带物品的安全,维护站内秩序。本题考查的是救助站主要提供的救助服务,注意理解《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
4、定量研究的逻辑方法是( )。
- A:演绎法
- B:推理法
- C:实验法
- D:归纳法
答 案:A
解 析:定量研究的逻辑方法是演绎法。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实地探索,归纳提炼出研究问题和研究框架,然后进行研究设计,再依托问卷、统计表等工具收集资料。它追求研究资料和研究结论的精确性。定性研究的研究问题、研究计划和内容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适当修订,并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同步分析资料。知识点: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5、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属于( )。
- A:普通社会工作
- B:业余社会工作
- C:行政性社会工作
- D:专业社会工作
答 案:C
解 析:当前我国对社会工作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即有三种社会工作: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其中,行政性社会工作是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有的面向全社会(如民政部门的社会救助、老人福利和儿童福利工作),有的面向本单位成员(如企事业单位中工会救济和帮助困难职工的工作)。这些工作都是由国家正式人员专门承担的助人解困的活动,工作人员较少受过助人方面的专业训练,所以它是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多选题
1、学龄期阶段儿童语言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 A:口头语言的发展
- B:书面语言的发展
- C:内部语言的发展
- D:能够不出声地思考问题
- E: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
答 案:ABCD
解 析:学龄期儿童语言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语言的发展上。内部语言的发展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他们已经能够不出声地思考问题。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学龄期儿童语言发展的表现。学龄期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属于皮亚杰的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可结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来理解本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
2、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小林策划了一个农村贫困儿童夏令营服务计划。
为在机构层面整合资源,小林将计划书上报给机构负责人审阅。
机构负责人在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核心因素有( )。
- A:服务是否存在严重的风险
- B:服务是否是机构所必须推行的
- C:服务是否能为本机构营利
- D:儿童及其家长能否接纳这项服务
- E:机构是否有足够资源支持服务推行
答 案:ABDE
解 析:对于社会服务机构高层管理者而言,他们在决定是否采用各服务方案时.一般会考虑“经济上是否有效率”“社会上是否接纳”“政治上的可行性”。具体而言,包括如下一些考虑:这项服务是否符合机构或服务方案目标和优先次序?机构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提供这项服务?所提供的服务是否被服务对象和社区成员所接纳?是否可由现在的服务提供者继续给予干预?这项服务是否满足政策的要求?或者这项服务是否是机构所必须推行的?这项服务的可能效益看来比估计的成本更重要吗?能否测量这项服务的服务效果?被选择或批准的项目能否发展成实践计划?在推行这项服务过程中是否有严重的危机存在?
3、人的童年是人生的最弱阶段,当家庭不能对其进行有效保护时就会产生问题,就需要向他们提供服务。最基本的儿童服务包括( )。
- A:对残疾儿童的救助
- B:对儿童的受教育权的保护
- C:对家长教育方式的培训
- D:对青年在恋爱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辅导和帮助
- E:对童工的救助
答 案:ABDE
解 析:最基本的儿童服务包括对弃儿的救助,对残疾儿童的救助,对受虐儿童的援助,对儿童的受教育权的保护,以及对童工的救助,对沾染不良行为的少年儿童的帮助,对青年在恋爱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辅导和帮助等。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对最基本的儿童服务的理解。按照国际上的理解,儿童服务指的是对幼儿、少年和青年的服务,是为了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进行的福利服务,注意对青年的恋爱问题的辅导也属于儿童服务的部分。
4、小组工作的时间包括( )。
- A:工作的持续时间
- B:工作的交接时间
- C:小组聚会的频率
- D:小组的成立时间
- E:小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答 案:ACE
解 析:ACE
5、某社区多年存在停车混乱的问题,大部分居民对此意见很大,多次要求社区居委会予以解决,经与部分居民骨干商议,居委会准备发动居民参与讨论并制定《社区文明停车公约》,经社会工作者小郭单独负责动员居民参与这次大会,在这种情况下,小郭可以采用的适当动员手法有( )。
- A:逐户拜访居民
- B:对居民骨干进行家访
- C:在小区门口设置宣传展板
- D:社区广播
- E:准备小礼物吸引居民
答 案:BCD
解 析:群众的教育和动员是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因为居民的参与可以加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关注,也有利于提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如果社区内已经形成一些团体和组织,社会工作者可以召集所有的社区团体和组织的负责人开会,由各团体和组织用各自的方式动员成员参与。当社区各团体和组织自身的联络能力较强时,这个方法能够快捷有效的动员群众,间接接触途径是指通过大众传媒、展架、广告、宣传册、海报、横幅等途径将信息传递给群众,不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与直接接触途径相比,间接接触途径对人力的要求较少,当信息简单明了而且覆盖面比较大的时候,这是一种低成本效率的方法。题中,小张单独负责,适当的动员手法有对居民骨干进行家访,在小区门口设置宣传展板,社区广播。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