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4月14日专为备考2023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情绪和情感可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 )的功能。
- A:适应
- B:动机
- C:组织
- D:信号
答 案:D
2、人性心理学认为心理动力来自三种基本需要,下列不属于这三种需要的是()
- A:精神需要
- B:生物需要
- C:社会需要
- D:情感需要
答 案:D
3、沙赫特认为在情绪产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认知过程
- B:环境刺激
- C:生理变化
- D:意志品质
答 案:A
解 析: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他通过实验表明,生理变化在情绪的发生中肯定是会出现的,但对情绪体验来说却不是决定性的,决定性的因素是对外界刺激和对身体变化的认知。沙赫特将认知因素纳入到对情绪发生的解释,这是对情绪的认识的一个进步。
4、支配内脏器官的是()系统
- A:植物神经
- B:运动神经
- C:中间神经
- D:感觉神经
答 案:D
5、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的关系是()。
- A:正相关
- B:负相关
- C:无关
- D:部分相关
答 案:A
解 析: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即家长对其子女的自律训练越严格,他们的成就动机就越强。
6、历史上关于“道德立法”的正确说法是()。
- A:美国国会于1978年通过了《从政职业法》
- B:雅典城邦国家时期曾通过了《汉谟拉比法典》
- C:法国大革命时期制定了《人权法案》
- D:日本在近代颁布了《荣誉法典》
答 案:A
解 析:道德立法,或称为道德法律化,是指国家的立法部门将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为社会所必需的道德规范上升为具有国家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A项,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从政职业法》,用来规范政府官员的职业法则。B项,古巴比伦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C项,法国大革命时期制定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D项,英国颁布了《荣誉法典》。
7、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是指()。
- A:知、情、意之间保持协调
- B:个体经验系统层次清晰、运用得当
- C:合理运用以往经验处理当前的事务
- D:能正确认识现实和适应环境
答 案:A
解 析: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它自身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因此答案为A。
8、根据塔尔德的观点,()。
- A: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
- B:个体优先模仿外域文化和行为
- C:上层人士倾向于模仿下层人
- D:模仿通常以线性方式迅速蔓延
答 案:A
解 析:塔尔德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他提出三个模仿率: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上层人士的倾向),几何级数律(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迅速地蔓延),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对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
多选题
1、角色扮演过程包括()。
- A:角色领悟
- B:角色期待
- C:角色实践
- D:角色成就
答 案:ABC
2、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3、求助者中心疗法对人性的基本看法包括()。
- A:人是可以信任的
- B: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 C:人有“机体智慧”
- D:人具有生物的本能
答 案:ABC
解 析:求助者中心心理治疗理论对人性的看法是积极乐观的,该理论把人看作是一个努力寻求健全发展的人,其基本观点包括:①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这种实现倾向是人类有机体的一个中心能源,它控制着人的生命活动,不但维持着人的有机体,而且还要不断地增长与发展;②人拥有机体的评价过程,称为“机体智慧”;③人是可以信任的,认为人都是有建设性和社会性的,是值得信任的,是可以合作的。
4、注意的特征有()。
- A:注意的广度
- B:注意的稳定性
- C:注意的转移
- D:注意的分配
答 案:ABCD
解 析:注意的特征包括:①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又叫注意的范围。②注意的稳定性,指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注意维持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③注意的转移,指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的现象。④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
5、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异常的原因包括( )。
- A:固着
- B:情结
- C:压抑
- D:焦虑
答 案:ACD
解 析: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异常心理是由如下缘由造成的:固着、焦虑、压 抑。固着,性心理发展受挫后导致的;焦虑,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导致的;压抑,消除焦 虑的不良方式。
6、关于时间知觉,正确的说法包括()。
- A:视觉比触觉估计时间的准确度高
- B:听觉比触觉估计时间准确度高
- C:生物钟是估计时间的重要依据
- D:情绪状态会影响时间知觉
答 案:BCD
7、神经衰弱的精神易兴奋可表现为( )。
- A:情感高涨
- B:联想增多
- C:感觉过敏
- D:运动增多
答 案:BC
解 析:精神易兴奋的主要表现是联想和回忆增多且杂乱,这是一种主观体验,病人感到分心和控制不住,但不伴有言语运动增多,因此不同于轻躁狂的心情高涨和精神运动型 兴奋。精神易兴奋的另一种表现是感觉过敏。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