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广播电视编辑记者 → 2023年05月10日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业务》

2023年05月10日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业务》

2023/05/10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业务》5月10日专为备考2023年广播电视业务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关键性信息的采访应该交由带机采访来完成,这是因为()。

  • A:带机采访可以承担外围性信息的收集任务
  • B:带机采访不仅要考虑到新闻信息的采集,而且要考虑到新闻信息的传达
  • C:带机采访具有时间同步性,能够产生“现在进行时”的报道形态
  • D:做好新闻素材搜集过程的带机采访是整个新闻作品的关键

答 案:C

2、在新闻报道中对身体残疾的人士禁止使用哪些词汇?()

  • A:残疾人
  • B:聋人
  • C:智力障碍者
  • D:聋子

答 案:D

解 析:在社会生活类新闻报道中,对有身体伤疾的人士不使用“残废人”“独眼龙”“瞎子”“聋子”“傻子”“呆子’“弱智”等蔑称,而应使用“残疾人”“盲人”“聋人”“智力障碍者”等中性词语。

3、以下关于电视解说词的阐述,不准确的是()。

  • A:解说词不能独立于事件之外
  • B:解说词可以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 C:解说词应该为“看”而写,为“听”而写
  • D:解说词具有独立性,应独立成文

答 案:D

解 析:画面、同期声、文字解说是负载电视新闻的三大元素,相对于电视新闻的整体而言,都是不完整的,都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电视新闻的画面、同期声和文字稿要紧密配合画面,结合画面进行组织和写作。解说词本身是与现场或者画面相互搭配的,将解说词独立成文是一种不准确的说法。  

多选题

1、广播电视消息常用结构包括()。

  • A:逻辑关系结构
  • B:倒金字塔式结构
  • C:时间顺序结构
  • D:金字塔式结构
  • E:螺旋式结构

答 案:ABCD

2、新闻线索的特点包括()

  • A:内容新鲜,很有价值
  • B:比较简单,完整性差
  • C: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 D:只是信号,有待证实
  • E:反映现象,变动性大

答 案:BCDE

3、采访对象的选择主要考虑()等因素。

  • A:了解情况
  • B:愿意披露
  • C:善于表达
  • D:利益攸关

答 案:ABC

解 析:采访对象的选择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出发:①知情。采访对象的选择以新闻事件为核心向外辐射开来,当事人、目击者能提供最接近事实的信息,相关专家、政府官员等能提供相对权威与独立的见解。②愿讲。注意选择能够配合记者采访的对象。③善于表达。要尽量选择没有语言或行为障碍的采访对象,采访对象应使用规范的语言,在电视采访中,还要避免选择有不良习惯动作、表情者。

主观题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遵守的原则有哪些?

答 案: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3)广播电视新闻各构成要素都要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准确。(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应相对完整。(5)受众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同时也要避免语言表达的简单化与庸俗化。

2、简述范长江的新闻活动。

答 案:(1)范长江是我国著名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工作领导人,一生著作收入《范长江新闻文集》。(2)1935年7月,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历时10个月,足迹涉及川、陕、青、甘、内蒙广大地区,行程4000余里。他撰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首次公开报道了红军长征,揭露了西北国统区的种种弊政,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这些通讯后来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短短几个月内再版七次。(3)1937年初西安事变后赴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接见,思想发生重大转变,所写《陕北之行》通讯,介绍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通讯后被编集成册,名为《塞上行》。(4)1938年3月和徐迈进等在汉口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5)1947年任新华社陕北分队队长,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担任负责中央宣传工作的四大队队长。建国后历任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

3、请分析以下电视新闻的采制特点。【标题】嘉陵江一餐饮船翻沉11人落水【时长】1分51秒【导语】受上游强降水的影响,今天嘉陵江重庆段出现了今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据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通报,截至今天18点,东津沱站的洪峰水位达到212.58米,超过保证水位5.65米;另外,北碚站在下午6点的洪峰水位为199.31米。来自重庆市海事局的通报,由于洪水的影响,今天在嘉陵江上出现了多起船舶险情。其中,有两艘餐饮船翻覆沉没。下面来看看当时现场的情况。【现场画面+解说词】今天下午,湍急的江水导致嘉陵江渝澳大桥水域一艘餐饮船与陆地连接的部分缆绳发生断裂。下午4点过,救援人员登上这艘名叫“周洪渔船鱼”的餐饮船疏散被困的名船员,突然,餐饮船和陆地间仅剩的一根缆绳断裂,船只向下游漂去,一分钟后与另一艘餐饮船犮生碰撞,导致“周洪渔船鱼”餐饮船翻沉,船上11人全部落水。【现场画面+同期声】翻船碰撞(34秒)【现场画面+同期声】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还有五个(遇险者)【记者出镜】现在我们可以看见,漂浮在下面的(洪水中)船上,船底部还有几名幸存者,但他们正逐渐地向下游漂去。【画面+解说词】事发后,海事局和市公安消防总队立即展开施救。由于担心出事船舶对下游的渝澳大桥和嘉陵江大桥造成破坏,市交巡警总队对大桥进行了交通管制。【记者出镜】现在是下午的4点34分,我现在是位于朝天门大桥和大佛寺大桥这段水域的旁边,我们现在看见海事部门已经组织了多艘的船艇实施救援。【字幕】20分钟后【画面+解说词】经过紧急施救,到下午6点左右,落水的11名人员全部获救。“鑫缘渔港”餐饮船断缆漂流至渝澳大桥处固定,暂未危及下游桥梁和船只。

答 案:(1)独家报道,第一时间播出,时效性强。(2)整条新闻时长不到2分钟,但是内容完整,同期声丰富,现场感强,非常生动,充分发挥了电视现场报道的优势。(3)记者全程参与是亮点。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出镜,既表达了记者在现场的要素,同时通过沿途跟踪采访报道,向观众表明了事情的发展变化和险情发生后消防、海事等相关部门为营救落水人员的曲折和种种努力,体现了记者良好的职业素养。

写作题

1、根据所给材料撰写一则(或电视)新闻导语。北京市卫生局将严厉打击餐饮行业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昨天,北京市卫生局召开会议对2010年卫生监督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且计划了今年的卫生法制监督工作。针对现在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北京市卫生局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和北京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成立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分三阶段采取八项措施深入开展严厉打击餐饮服务行业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对餐饮单位负责人进行培训,督促餐饮服务单位自查自纠,要求有自制火锅底料、饮料和调味料的餐饮机构及时向卫生监督机构备案并在店堂内醒目公示,增加食品添加剂抽样检测力度,对食品非法添加行为按照上限实施处罚等。饮食服务单位也相应做出了倡议与承诺,在会议上,华天饮食集团副总经理高文慧向全市餐饮企业发出了倡议,眉山东坡酒楼等九家餐饮企业代表现场签订了承诺书,承诺将认真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在食品添加剂方面严格律己,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答 案:①筛选新闻信息,掌握材料要点,确定新闻要素。②根据材料特点,确定导语类型。③符合视听规律。④语言简练,具体形象。

2、请以北京残奥会观感为切入点,以“生命的力量”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评论。立论自定,要求观点正确、层次清楚。

答 案:生命的力量根据联合国的统计,目前全球有6.5亿的残疾人,其中8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有8300万残疾人,占人口总数的6.34%,残疾人的事业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保障残疾人的权利,尊重残疾人的价值,发挥残疾人的潜力,感受生命的力量,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
“我参与、我自信、我奉献、我快乐”这12个字,完整、准确地表达了举办北京残奥会的宗旨。残疾人有自己的尊严,自己的价值,自己的潜力和自己的前途。创造条件让残疾人参与一定的社会活动,就是让残疾人超越他们自身的缺陷,锤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和开发他们的技能技巧,向人类生命的潜能发起挑战,充分展示人人生而平等、人人可以成才的不朽真理。同时,增强残疾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充分证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生命法则。
无数事实表明,残疾人不仅有人的尊严和权利,而且有能力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句名言:“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贝多芬是在失聪以后谱写的《第九交响曲》,成为音乐史上的经典等等,他们的成功事例,使健全人刮目相看,让健全人感觉到残疾人了不起。许多残疾人不为自身躯体的缺憾所困,努力去探索人生的欢乐,领悟生命的真谛。他们诠释了一个哲理一一生命的残缺虽然是一种遗憾,但人更重要的是精神,是尊严的力量,更是生命的力量。
(来源:中国网,2008年09月03日;有改编)

3、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新闻评论,字数不少于800字。9月2日上午,88岁的李爹爹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口迎面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1小时后,李爹爹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记者9点赶到事发地武汉市知音西村菜场门口时,现场只剩下一小袋香蕉和一小摊血迹。易师傅目击了事发全过程,她回忆,李爹爹是清晨7点半左右在菜场口跌倒的,面朝下摔在地上,他想站起来,但力气不够。附近的摊贩称,李爹爹躺在地上1个小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没人敢上前扶一把。直到李爹爹的老伴儿和儿子赶来扶起他,并送往汉阳医院。

答 案:评分标准:(1)20—17分,观点鲜明,论证扎实,富有创新意识,语言流畅。(2)17—15分,观点较鲜明,论证合理,语言流畅。(3)14—12分,观点基本鲜明,论证基本合理,语言流畅。(4)11—10分,中心基本明确,论证基本通顺,有一定的病句。(5)10分以下,缺乏明确的观点,语无伦次。

简答题

1、简述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

答 案:新闻报道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即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背景材料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包括:(1)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
面对媒体报道的新闻事实,受众在理解上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新闻背景解释、说明的对象通常有两种:①新闻中的名词术语;②用来衬托或补充新闻主体的内容。
(2)运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
许多新闻作品要借助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①媒体报道背后的深层原因;②信息源的需要;③传播者一方的需要。
(3)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
事物的特点是在比较中存在的。新闻需要借助背景材料,以对比和衬托的方式,反映事物的特点、发展变化的程序,显示其新闻性,引起受众的兴趣。
(4)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
在新闻报道活动中,面对采访对象提供的情况,记者总会有自己的分析、看法,有自己的立场、态度。有洞察力的记者,有时还会发现其中隐含的疑点,预见到可能出现的后果。
(5)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可读
新闻媒体,尤其是广播电台、电视台,在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同时,还具有传播知识、提供欣赏和娱乐的功能。

2、简述广播电视采访中现场观察的主要内容。

答 案:现场观察指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线索、搜集素材、获得第一手材料。现场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1)观察捕捉事物变动的态势,把握新闻事件的进程,要注意采录具体生动的情节。有些重大新闻事件具有突然性,记者赶赴现场时,事件本身已经过去,但仍然有迹可循,有象可察,记者可以从现场残余的细节中通过推断看出问题来。
(2)观察捕捉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环境和气氛,捕捉典型的场景、细节和现场气氛信息,是体现新闻报道生动感人的关键环节。对于广播电视而言,对新闻事实感性地传达正是其传播优势所在,记者要注意发现和捕捉这种瞬间印象。
(3)观察捕捉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细节,人物的外表特征、动作以及情绪变化等。这些特征和细节往往包含着富有传播价值的信息。

3、简述假新闻的危害。

答 案: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根本保证。然而,自新闻行业诞生以来,假新闻就屡禁不止,假新闻会破坏行业秩序甚至社会的稳定,其危害有以下几点:(1)损害媒体公信力
“新闻以真实作为其职业生命,失去真实性,就失去了新闻业的职业合法性”。真实是新闻的底线,一旦逾越,新闻媒介的公信力将会大大受损。例如,2002年6月22日下午3时30分左右,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区发生特大爆炸,38名金矿矿工不幸罹难,新华社驻山西分社的鄯宝红、安小虎、王东平、谭旭,《山西经济日报》的苏勇,《山西法制报》的刘玉柱、白建芳、阎珍寿,《山西生活晨报》的魏停、樊武杰、郭龙11名新闻记者在采访事故过程中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金元宝,对矿难经过进行虚假报道。这一虚假报道在2003年被新华社曝光,导致人们对于新闻媒体的信任极度降低。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途径不断丰富。从只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媒介,扩展到互联网领域。当群众的知情权受到侵害时,必然会对媒体进行重新认知和选择,媒体失去了受众,就失去了立身之本。
(2)损害事件相关主体的形象
2017年十大假新闻中的“‘姚方案’因被认为不合国情全遭否决”。报道称:国内知名篮球媒体人杨毅在其公众号中爆料,此前,在封闭进行的中国篮球代表大会上,刚刚接任篮协主席的姚明提出了联赛改革方案,包括延长联赛,联赛实行南北分区;缩短国家队的集训时间,采取美国“梦之队”式的邀请制度;取消亚洲外援,实行四节四人次方案,结果全部遭否决,而事后证实,这是个假新闻。假新闻因为涉及体育领域和体育明星姚明而备受关注,甚至有人批判中国篮球代表大会是封闭的中国篮球大会。假新闻,不仅对中国篮球的声誉有负面影响,而且对假新闻中的核心人物姚明的名誉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又如“河南大学生娶同学妈妈”这样的假新闻,自然对假新闻中的核心地点河南的形象造成损害。
(3)损害社会和谐,扰乱社会秩序
有些假新闻带有话题上的煽动性和敏感性,大规模传播,会产生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例如,前几年的“福岛核泄漏需要囤盐”的假新闻险些造成当时的“盐荒”;2017年“十大假新闻”中的“留守女童被老师强奸,警方不予立案”,让人们忧虑师德的丧失;“乐天董事长说中国人没骨气”,让人们产生了无端的愤怒。此类假新闻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扰乱社会秩序,威胁社会稳定。
(4)损害公众的知情权
了解事实的真相与全貌是公众本应享有的权利,假新闻所传播的虚假信息其实是对公众知情权利的侵犯与损害。“留守女童被老师强奸,警方不予立案”这一假新闻最后被查证是“事件举报人”的谎言,多家媒体在这个新闻的流转和扩散中起到了助推作用,让关注女性权益的受众们受到欺骗,导致有些人也帮助转发,成为假新闻扩散的元凶之一。
(5)影响新闻行业的发展
新闻传播的环境本身就是“拟态环境”,而假新闻的传播者为了实现高效传播,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抛弃事件的客观真实性,将新闻变成了实现自己利益诉求的工具。长此以往,新闻必将失去受众的信任与关注。这样被遗弃的将不仅仅是一两家新闻机构或者一两个新闻平台,而是整个新闻行业都将会面临生存危机。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