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四级》5月19日专为备考2023年四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24h回顾法需要询问在外用餐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零食。()
答 案:对
解 析:24h回顾法需要询问在外(餐馆、单位或学校食堂等)用餐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零食。
2、采用氢化加工的方法对脂肪酸进行改造往往会造成植物油的饱和度下降,且反式脂肪酸含量增高。()
答 案:错
解 析:采用氢化加工的方法对脂肪酸进行改造往往会造成植物油的饱和度上升,且反式脂肪酸含量增高。
3、食品标签上营养素含量若标注有“高”“富含”“无”“零”等词语的声称属于比较声称。()
答 案:错
解 析:食品标签上营养素含量若标注有“高”“富含”“无”“零”等词语的声称属于含量声称。
4、开展社区人群营养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社区人群的食物消费水平、发现慢性病等。()
答 案:错
解 析:开展社区人群营养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被调查社区人群的食物消费水平、营养素摄入量,从而评价膳食结构是否合理、营养是否平衡等。同时,通过膳食营养调查可找出存在的营养问题,以便提出改善措施。
单选题
1、脂餐膳食是检查( )的膳食。
- A:小肠对脂肪的吸收能力
- B:人体对脂肪的代谢情况
- C:胆囊及胆管的形态及功能
- D:检查高脂血症的膳食
答 案:C
2、腌渍保藏的原理是( )。
- A:降低食品的水分活性
- B:不破坏营养素
- C:不改变渗透压
- D:杀菌
答 案:A
3、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容易导致( )。
- A:肥胖病
- B:营养不良
- C:冠心病
- D:高脂血症
答 案:B
4、各类食物摄人量的计算是对个体或群体进行食物模式和( )评价的基础。
- A:健康状况
- B:营养状况
- C:某些营养疾病状况
- D:膳食结构
答 案:D
多选题
1、粗脂肪的成分包括()。
- A:固醇
- B:甘油三酯
- C:磷脂
- D:灰分
- E:色素
答 案:ABCE
2、下列食物中脂肪含量较低的是()。
- A:坚果
- B:水果
- C:淀粉
- D:菌藻类
- E:谷类
答 案:BCDE
3、下列指标不属于比的是()。
- A:某班女生人数占全班的56.9%
- B:某地性别比例是105%
- C:某小区高血压的患病率是10%
- D:某地2005年贫血发病率为8%
- E:某班性别比例是105:100
答 案:ACD
4、饼干的理化指标检查包括()。
- A:致病菌
- B:酸价
- C:砷
- D:过氧化值
- E:大肠杆菌
答 案:ABCDE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三餐能量比为30%、40%、30%。。
答 案:根据公式就餐总人日数计算公式如下:=早餐人次×早餐餐次比+中餐人次×中餐餐次比+晚餐人次×晚餐餐次比如果三餐能量比各占1/3,则总人日数为:60*1/3+80*1/3+45*1/3≈61(人)如果三餐能量比为30%、40%、30%,则总人日数计算为:60*0.3+80*0.4+45*0.3=63.5(人)
2、简述婴幼儿测量指标——体重、身长、头围的意义。
答 案:体重是指身体各部分的重量总和,它主要反映构成体重成分的骨骼、肌肉、内脏、体质和水分等的变化情况。婴幼儿体重对营养状况较为敏感,而且婴幼儿体重测量的误差小于身长测量误差,故体重是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价的常用指标。身长作为对应于儿童的坐高和身高测量指标来反映婴幼儿体格纵向发育情况,头围和胸围是婴幼儿体格测量常用的横向测量指标。通过将婴幼儿头围和胸围的测量数据,与年龄参考数值比较,对于评价婴幼儿的营养状况有一定意义。在正常情况下,一个营养状况良好的婴幼儿,胸围赶上头围的时间往往提前。而营养不良的婴幼儿,由于胸部肌肉和脂肪发育较差,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较迟。若到2岁半时胸围还比头围小,则要考虑营养不良或胸廓、肺发育不良。
3、几种常见食物的蛋白质评价数据如表所示,请分析以下数据解释AAS和PDCAAS、消化率的关系和意义。
答 案:(1)氨基酸评分(AAS)是根据公式计算被检测蛋白质每种必需氨基酸的评分值。计算公式为:AAS=被测食物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mg)÷理想模式中每克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mg)。找出最低的必需氨基酸(第一限制氨基酸)的评分值,即为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2)经消化率校正后的氨基酸评分(PDCAAS)是考虑到实际蛋白质的消化情况。计算公式为:PDCAAS=AAS×TD。
(3)传统的氨基酸评分(AAS)和经消化率校正后的氨基酸评分(PDCAAS)在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各有优势。
①前者比较简单,只要有食物蛋白质氨基酸资料,即可通过与理想或参考氨基酸模式进行比较计算氨基酸评分,对蛋白质营养价值做出评价;但缺点是它没有考虑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
②后者通过校正更好地评价了蛋白质营养价值,但它同时需要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资料。这种方法可以取代蛋白质功效比值(PER),对除了孕妇和婴儿以外所有人群的食物蛋白质进行评价。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