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公共营养师 → 2023年05月31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理论知识》

2023年05月31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理论知识》

2023/05/31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理论知识》5月31日专为备考2023年理论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营养缺乏病的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答 案:对

解 析:营养缺乏病的病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病因指单纯营养素摄入不足;继发性病因指由其他疾病过程而引起的营养素不足。

2、老年人钙的补充宜多,每日摄人钙的总量应超过2g。()

答 案:错

解 析:《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老年人钙的RNI为800~1000mg/日,应以食物钙为主,牛奶及奶制品是最好的来源,其次为大豆及其制品、深绿色叶菜、海带、虾皮等。老年人钙的补充不宜过多,每日摄入钙的总最不应超过2g。

3、钙不参与血凝过程,不具有激活凝血酶原使之变成凝血酶的作用。()

答 案:错

解 析:钙参与血凝过程,具有激活凝血酶原使之变成凝血酶的作用。

单选题

1、粮豆的主要卫生问题是霉菌和毒素的污染、农药残留以及()。

  • A:微生物的污染
  • B:重金属和仓储害虫的污染
  • C:环境条件
  • D:理化因素

答 案:B

解 析:粮豆类的主要卫生问题有霉菌和毒素的污染、农药残留、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仓储害虫、掺伪(掺假掺杂)和其他污染。

2、学龄前儿童每天蛋白质的参考摄入量为()g。

  • A:25~40
  • B:35~50
  • C:45~60
  • D:55~70

答 案:C

解 析: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学龄前儿童蛋白质参考推荐摄入量为45~60g/日。

3、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没有对从事公共营养师职业的人员的()进行要求。

  • A:职业目标
  • B:职业品德
  • C:职业纪律
  • D:与同行、社会关系

答 案:A

解 析: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是对从事公共营养师职业的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职业义务、专业技术胜任能力以及与同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要求,是每一个从事公共营养师职业的人员必须遵守和履行的。

多选题

1、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需要补充()。

  • A:钙
  • B:维生素C
  • C:维生素A
  • D:维生素
  • E:维生素K

答 案:ABCDE

2、影响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因素包括()。

  • A:雌激素缺乏
  • B:缺乏维生素D
  • C:钙摄入量不足
  • D:低磷和低钠饮食
  • E:过量的饮酒

答 案:ABCE

3、下列中的营养素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是()。

  • A:果糖
  • B:维生素E
  • C:蛋白质
  • D:维生素C
  • E:硒

答 案:BDE

主观题

1、系统

答 案:系统是由彼此关联且与环境相关联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2、糖尿病

答 案: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

3、必需氨基酸:

答 案: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简答题

1、案例描述:某孕妇,孕32周,晚上睡觉经常腿抽筋,血常规检查示血红蛋白值为l00g/L。1.请针对孕妇晚上睡觉经常腿抽筋进行分析,并提出饮食的合理建议。2.请针对孕妇的血红蛋白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饮食的合理建议。

答 案:1.孕妇晚上睡觉经常出现腿抽筋,可能存在钙摄人量不足。孕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以及孕妇自身钙平衡的需要,应增加钙的供给。根据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孕晚期钙的推荐摄入量为l200mg/d。在日常饮食中,应增加含钙丰富的奶类摄入,做到每天喝奶500mL,并经常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豆类及豆制品、虾皮、芝麻、海带及绿叶蔬菜等,多做户外活动。2.答:孕妇血常规检查示血红蛋白值为100g/L,饮食中应增加造血原料——微量元素铁的摄人。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是铁的良好来源,含量丰富且吸收率高。

2、试述怎样进行社区营养教育?

答 案:1.设计。有针对性地设计营养教育计划,是营养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营养教育的设计应包括:(1)确定谁是教育对象,其主要特征是什么。例如针对小学生不吃早餐的问题,确定教育对象是小学生。(2)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比如教育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宣传营养知识,使受教育的小学生了解不吃早餐的危害,纠正不良的饮食行为,提高小学生的早餐就餐率。(3)哪些知识应宣传给教育对象。要求教育对象了解营养需要量、营养与健康、合理的膳食结构和饮食行为。(4)关于这些知识,宣传对象已知多少,他们还需要了解哪些信息。(5)制定什么目标。例如要求早餐就餐率增加到90%~100%。(6)选择哪些评价指标和如何进行评价。例如学生早餐就餐率、体重、身高、学习成绩变化等。(7)实施计划的日程、人员安排和经费预算。2.选择教育途径和资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明确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的了解,以便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材料。需要注意尽量利用现存的营养宣教材料,选择营养宣教的最佳途径,以及宣教内容和宣传形式的最佳结合。3.准备营养教育资料和进行预实验。根据要求编写相关营养教育材料。进行预实验主要为了得到教育对象的反馈意见,可采用专题讨论或问卷调查了解有关情况。根据收集的意见对教育资料做出修改。4.社区营养教育实施。教育内容和形式根据不同的项目选择。例如,可以通过举报营养培训班、散发营养教育材料及组织生动活泼的讨论会,使社区人群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知道如何调节膳食结构,做到科学饮食,合理营养,认识某些疾病的营养防治措施以及如何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等。5.社区营养教育评价。对营养教育计划活动的每一步骤进行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主要评价内容有:(1)计划目标是否达到。例如学生早餐就餐率是否达到90%~100%。(2)实施营养教育产生了什么效果。(3)每一阶段活动的执行是否按计划进行。(4)营养计划有效果或无效果的原因是什么。(5)根据执行中的问题,对原计划是否需要进行补充。(6)取得了哪些成功的经验。(7)根据这些评价内容提纲写出营养教育的评价报告。

3、设计食物频率调查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 案:(1)选择询问的食物时,过长的食物名单会引起被调查者的疲倦和反感,最终将有损于被调查对象的重视程度和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应该选择经常食用,即食用频率高的食物作为调查的食物,对一些很少食用的食物则不选作调查内容。(2)如果以调查摄入的食物与特定研究的营养性疾病之间的关系为目的,则需要根据食物成分表选择一些营养素含量丰富的食物,添加到食物频率法的食物列表中。(3)由于食物频率法对过去食用的食物及食物平均摄入量进行调查时可能偏差较大,一般不适合应用于食物摄入量的调查。(4)设计调查表时应充分考虑被调查人群的文化习俗等背景,不同民族饮食习惯不尽相同,因此设计食物名单时应多参考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