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3年08月05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

2023年08月05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

2023/08/05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8月5日专为备考2023年公安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公安机关有力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敌对分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破坏活动,积极防范和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 )

答 案:错

解 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属人民内部矛盾,应以教育为主。

2、人民警察的文化素质,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是公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

答 案:错

解 析:从题干“履行职务”“实际本领”,不难推断讲的是业务素质。人民警察的文化素质,不仅指相应的文化程度,而且包括良好的文化修养。

3、教育是治安管理的基本手段,处罚是教育的辅助手段。()

答 案:对

解 析:教育是治安管理的基本手段,处罚是教育的辅助手段。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者,我们坚持教育多数,处罚少数,并且要寓教育于处罚的全过程。

4、戒严视涉及地区的大小,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或公安部作出决定。( )

答 案:错

解 析:戒严视涉及地区大小,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作出决定。戒严属于最严厉的紧急状态处置,因而决定权在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

5、人民检察院只能对公安机关行使职权的活动的合法与否进行监督,但对于人民警察违法违纪行为不能监督,这只能由督察或同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或上级公安机关进行监督。( )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检察院通过参与行政诉讼对公安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通过受理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人民警察违法违纪行为的控告、举报,追究违法、违纪的人民警察的法律责任,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实施监督。

6、治安拘留适用于自然人和法人。

答 案:错

解 析:治安拘留适用于自然人。法人作为单位,是不能拘留的,但是法定代表人是“人”,可以拘留。

7、治安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预防、打击违法犯罪,查处治安案件,组织群众治安力量,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答 案:错

解 析:本题不难,从“打击违法犯罪”可知属于刑事司法工作的内容。治安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预防违法犯罪,查处治安案件,组织群众治安力量,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8、按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隶属关系可分为权力机关监督、检察机关监督、审判机关监督、公安机关内部监督等。()

答 案:错

解 析:按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隶属关系不同,公安执法监督可分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

单选题

1、政务信息工作的根本宗旨是( )。

  • A:为人民服务
  • B:接受人民监督
  • C:提高工作效率
  • D:加强政府信息安全

答 案:A

解 析:我国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的基本准则。故本题选A。

2、中国共产党在中央机关设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是()。

  • A:中央特科
  • B:社会部
  • C:国家政治保卫局
  • D:巡警部

答 案:A

解 析:为了确保党中央的安全,在周恩来主持的中央特委的直接领导下,于1927年12月在上海建立了中央特科,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央机关设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

3、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由于本人一直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应当()

  • A:从轻处罚
  • B:减轻处罚
  • C:不予处罚
  • D: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不予处罚

答 案:D

4、()的隐蔽性和公开性,决定了公安工作的隐蔽性和公开性的特点。

  • A:工作方式
  • B:工作对象
  • C:工作过程
  • D:工作手段

答 案:B

解 析:公安工作对象具有隐蔽性和公开性的特点。

5、根据()的不同,公安执法监督可以分为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

  • A:监督主体
  • B: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隶属关系
  • C:实施监督的时间
  • D:监督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答 案:D

解 析:根据监督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公安执法监督可以分为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

6、群众工作是()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群众工作的情况如何,直接反映在公安专业工作的质量上,公安民警必须善于面对面地做好群众工作,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

  • A:公安专业
  • B:公安组织
  • C:公安管理
  • D:公安监督

答 案:A

解 析:群众工作属于公安专业工作。

7、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除了体现在公安工作只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外,还体现在()。

  • A:公安机关服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间接的
  • B:公安机关服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条件性
  • C:公安工作可以由民主党派一起协商领导
  • D:公安机关服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是绝对的

答 案:B

解 析: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必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全面的、直接的。

8、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完整地表述了公安工作中( )、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特色和优势。

  • A:政府的领导
  • B:党的领导
  • C:社会组织
  • D:国家机关

答 案:B

解 析: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是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是我国所有公安业务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共同指导原则。它完整地表述了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的关系,反映了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特色和优势。所以本题答案应为B。

多选题

1、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管理权包括()。

  • A:治安行政处置权
  • B:治安行政处罚权
  • C:治安监督检查权
  • D:治安行政强制权
  • E:劳动教养审批权

答 案:ABCD

解 析: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管理权分为治安行政处置权、治安行政处罚权、治安监督检查权、治安行政强制权。 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户籍管理工作;②公共秩序管理工作;③特种行业管理工作;④民用危险物品管理工作;⑤交通安全管理工作;⑥消防工作;⑦边防工作;⑧外国人管理和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工作;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工作。

2、根据《国家赔偿法》第5条的规定,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 A: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 B:因公民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 C: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 D:因法人或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答 案:ABD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5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以下属于约束性警械的有:

  • A:警绳
  • B:警棍
  • C:手铐
  • D:脚镣
  • E:以上选项都正确

答 案:ACD

解 析:A、C、D三项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第八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下列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手铐、脚镣、警绳等约束性警械:(一)抓获违法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重大嫌疑人的;(二)执行逮捕、拘留、看押、押解、审讯、拘传、强制传唤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警械,不得故意造成人身伤害"。B、E两项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第七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二)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根据条例的规定,警棍属于驱逐性、制服性警械。故本题选ACD。

4、公安专业工作的主要特点有()。

  • A:复杂性
  • B:艰苦性
  • C:危险性
  • D:易受腐蚀性

答 案:ABCD

解 析:公安工作的主要特点有四个,考生要注意不要混淆,尤其是艰苦性和危险性,艰苦性指的是超负荷辛苦和自然环境、执法环境带来的困难;危险性指的是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危险,同恶性自然灾害作斗争中的危险。还要区别危险性和风险性,风险性主要是权力容易受到腐蚀导致腐败。

5、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因为()造成损害结果的,国家不负赔偿责任。

  • A:主观无过错的违法职权行为
  • B:非职权个人行为
  • C:合法职务行为
  • D:公民的自杀、自残行为

答 案:BC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5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构成国家赔偿责任的行为,必须是职务行为违法,并且这种违法的职务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两者之间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如果一个合法的职务行为,对当事人的权益造成损害,这时构成的不是国家赔偿,而是补偿。如国家为了公共利益,依法对公民个人和企业的财产进行征收、征用,这时造成的损失不是赔偿,而是补偿。这理讲的“合法行为”,是一种合法的行为,即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如果是一种违法的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6、国家权力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通过()途径实现。

  • A:对公安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提出议案
  • B:受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提出的申诉和意见
  • C:撤销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有关公安工作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 D:对各级政府制定的有关公安工作经费的预算、决算进行审查

答 案:ABCD

解 析:根据教材的论述,国家权力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通过六个途径实现,简单概括有:一是制定法律法规;二是预算决算;三是改变撤销;四是听取报告;五是提出议案;六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受理社会监督申诉。据此,对照ABCD项,均符合题意。

7、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包括()。

  • A:罚款
  • B:警告
  • C:拘留
  • D: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答 案:ABCD

解 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条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1)警告;(2)罚款;(3)行政拘留;(4)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据此,ABCD项均符合。

8、 公安机关的治安监督检查权的重要作用有( )。

  • A:通过治安监督检查,发现违章违法行为,提出整改意见
  • B:发现治安隐患,要求监督对象限期整顿改正,预防治安问题的发生
  • C:增强应负治安责任的社会团体、组织及个人的自治、自防、自卫的能力
  • D:创造安全的生产和工作环境

答 案:BCD

解 析:公安机关通过治安监督检查,发现违章违法行为的,依法予以处置或制裁,而不是提出整改意见,故A项错误。

主观题

1、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或者在执行任务时不服从指挥的,给予什么处分?

答 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谁负责?

答 案: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有哪些权限?

答 案:一、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二、实施行政处罚。三、按照规定使用武器。四、执行部分刑罚。

4、《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人民警察的任务是什么?

答 案: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5、人民警察违法使用武器致人伤亡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答 案: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6、公安部制定《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答 案:目的是为了严明公安机关纪律,规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行为,保证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