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3年08月06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3年08月06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3/08/06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8月6日专为备考2023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答 案:对

2、张三,16岁,聋哑人,因涉嫌抢夺罪被捕,侦查人员讯问张三时,可以通知知晓聋哑手势人参加。()

答 案:错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121条规定:“讯问聋、哑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并且将这种情况记明笔录。”注意是“应当”而非“可以”,这是为了保障聋哑犯罪嫌疑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

3、外国驻华使领馆内发生的治安案件不能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

答 案:错

4、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答 案:对

5、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答 案:对

6、被宣告失踪的人重新出现或确知他人的下落,人民法院应撤销对他的失踪宣告。

答 案:错

7、现役军人甲回A县老家探亲,因纠纷将邻居乙打成重伤,A县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答 案:错

解 析: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无权立案侦查。军人在地方作案的,当地公安机关应当及时移交军队保卫部门侦查。

8、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检查妇女的身体,可以由男性法医进行。

答 案:错

单选题

1、 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在行政复议申请书中载明的事项不包括( )。

  • A: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 B:委托代理人的基本情况
  • C:行政复议请求
  • D: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和理由

答 案:B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11条规定:“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据此,B项符合题意。

2、刘某因组织卖淫被公安机关抓获,这时刘某已怀孕4个月,公安机关对其()。

  • A:应当逮捕
  • B:应当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 C: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 D:不应当采取强制措施

答 案:C

3、()是法治的灵魂,是执法者应当具备的品质。

  • A:公开
  • B:公正
  • C:以法律为准绳

答 案:B

4、 就人民法院而言,依法审判案件( )。

  • A:只是一种权力
  • B:既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职责与义务
  • C:只是一种义务
  • D:是一种既可以放弃,也可以行使的权力

答 案:B

解 析:人民法院是专门实行审判权的审判机关,因此,依照法律审判案件是国家和法律赋予它的权力。同时,人民法院依法审判的权力不可推卸和放弃,这是它的职责和义务。

5、甲购得警服一套,并身穿警服在公路上拦截过往的外地车辆收取罚款共计2万余元。甲的行为构成()。

  • A:招摇撞骗罪
  • B:敲诈勒索罪
  • C:诈骗罪
  • D:抢劫罪

答 案:A

6、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但其构成条件有明确的规定。关于紧急避险的构成条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必须且只能是为了使国家的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 B:必须是在不得已情况下所采取
  • C:不应超过必要的限度
  • D:这种危险必须是正在发生的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本题选A

7、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

  • A:应当负刑事责任,且从严处罚
  • B:不负刑事责任
  • C:可以免除刑事责任,但要负民事责任
  • D: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 案: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8、人民警察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

  • A:应当到其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
  • B:应当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 C:可以在案件调查人员选定的地点进行
  • D:可以在其所在单位、住处进行;必要时,也可以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答 案:D

多选题

1、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 B:公民有罢工的权利
  •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 D: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答 案:ACD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按照宪法基本理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的人民是主人,自然也是企业的主人,主人是不会罢工的,因此宪法和法律都没有賦予公民有罢工的权利。

2、刑事案件可以由()的公安机关管辖。

  • A:犯罪行为发生地
  • B:犯罪结果发生地
  • C:犯罪嫌疑人居住地
  • D:受害人居住地

答 案:ABC

3、立案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 A: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
  • B: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归案:
  • C: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 D: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答 案:AC

4、在租赁合同中,出租人的义务有()。

  • A:交付租赁物的义务
  • B:维修租赁物的义务
  • C:物的瑕疵担保义务
  • D:权利的瑕疵担保义务

答 案:ABCD

5、 下列关于行政许可设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以及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
  • B: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某直辖市人民政府认为对于某事项确需实施行政许可,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
  • C: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可以对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并且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增设若干行政许可
  • D: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如授予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条件等,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
  • E: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答 案:ADE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13条规定:“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通过下列方式能够予以规范的,可以不设行政许可:(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二)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A项正确。《行政许可法》第15条规定:“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其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由此可知,省级政府规章只能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B项错误,D项和E项正确。《行政许可法》第16条规定:“行政法规可以在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由此可知,地方性法规可以对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但不能增设行政许可,C项错误。本题正确为A项、D项和E项。

6、甲市A区孙某骑着从王某处借来的电动自行车来到甲市B区的体育馆门前,以每张比票面价格多100~200元的价格倒卖足球比赛门票,卖出4张,剩余1张,获利500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应收缴孙某所骑电动自行车
  • B:公安机关应当对孙某减轻处罚
  • C:此案应由B区所在地公安机关管辖
  • D:对孙某尚未卖出的足球比赛门票应予以收缴,对其获利的500元应予以追缴

答 案:CD

解 析:A项电动自行车不属于该案作案工具,不应收缴,予以排除。B项孙某不存在法定减轻处罚情形,予以排除

7、以下关于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辨认说法的有()

  • A: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中辨认的目的是为了査明案情
  • B: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中办案人民警察认为有必要时就可以组织辨认
  • C: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中辨认的主体包括人民警察
  • D: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中辨认的对象主要包括与违法行为有关的物品、场所

答 案:ABCD

8、以下属于拘留形式的有()。

  • A:行政拘留
  • B:刑事拘留
  • C:司法拘留
  • D:拘留审査

答 案:ABCD

主观题

1、国家为了()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答 案:公共利益

2、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约束至醒酒

答 案:采取保护性措施

3、单位组织一次内部业务培训,由你负责,但参与培训的人员经常逃课,缺课,你该怎么办?

答 案:(1)单位内部的业务培训是最贴近我们日常工作的,能够使我们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工作内容与流程,进入工作角色,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所以我会把这次培训搞好。
(2)针对有人经常逃课、缺课的现象,首先要分清情况,看这些同事是否有紧急的事,并作相应处理。对他们明确培训的重要性,并完善相关的请假制度。
(3)和授课老师沟通交流,完善授课形式与流程。增强课程的形象性、生动性。最重要的是向领导请示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竞争机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按照分值的高低标准给予奖惩,以提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4)对已缺课、落课的人员及时给予帮助,例如补课等措施,并定期组织学习,交流。相信大家都会顺利通过培训,为以后出色地完成工作打下基础。

4、群众向你反映了情况,根据实际,你认为反映的意见基本不切实际,但无论如何向群众介绍都不被接受,其中有人的情绪还比较激动,你怎么办?

答 案:(1)遇到这种情况,我会保持冷静,理性处理。
(2)向群众道歉,安抚情绪比较激动的群众,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
(3)深入实地,就群众反映的情况展开调查,查找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4)与群众就实际问题进行沟通,是群众的误解的,我会耐心的向群众说明情况,讲清楚国家的具体政策。如果是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我会向群众道歉,并向群众保证把他们反映的问题及时报告领导,一定要让群众相信,政府会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并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的。
(5)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调查处理情况如实向领导报告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做一个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的公务员。

5、概括起来讲,()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不明文规定不受罚。

答 案:罪刑法定原则

6、简要回答宪法是根本大法。

答 案: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