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8月6日专为备考2023年公安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要在社会各个方面健全预警制度,加强预防设施的建设,检查、堵塞各种治安漏洞。()
答 案:错
解 析: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预防任务中,健全治安防范制度,就是加强预防设施的建设,检查、堵塞各种治安漏洞;建立预警制度,就是通过对治安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不断提高对治安危害的预见性,加强超前控制。从题干“加强预防设施……”不难判断谈的是防范。
2、近年来,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正在朝着社区警务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各社会组织自觉承担治安方面的责任义务,形成全社会的治安控制网络。()
答 案:错
解 析:从题干中“动员各社会组织”,不难判断讲的是群防群治的内容。
3、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10人的照片()。
- A:V
- B:X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零四条第二款规定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
4、发布报考公告是保证录用人民警察素质的第一道程序。()
答 案:错
解 析:进行资格审查是保证录用人民警察素质的第一道程序。
5、公安工作的集中性与分散性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越有分散性,越要求步调一致、统一指挥、统一行动。而高度集中的部署又必须通过分散的行动去实现。要防止只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的片面观点。
答 案:对
6、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答 案:错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对公安机关不立案的,人民检察院首先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理由不成立的才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并非直接通知公安机关立案。故本题判断错误。
7、正规化建设的目标要求必须把加强教育训练作为提高队伍素质的根本途径。()
答 案:对
解 析:正规化建设的目标有4个,其中1个是“训练有素,业务精通”,这就要求必须把加强教育训练作为提高公安队伍素质的根本途径。
8、辅警可以不听从人民警察指挥。()
- A:V
- B:X
答 案:错
单选题
1、人民政协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 A:提出批评、建议
- B:进行调查、审查
- C:审查、批准、决定、命令
- D:受理人民群众举报、申诉
答 案:A
解 析:人民政协的监督,是指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公安机关任用的其他人员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情况进行监察和督促。人民政协主要是通过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提出批评、建议等方式进行。
2、政务信息工作的根本宗旨是( )。
- A:为人民服务
- B:接受人民监督
- C:提高工作效率
- D:加强政府信息安全
答 案:A
解 析:我国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的基本准则。故本题选A。
3、公安工作具有(),需要党的领导去动员、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 A:危险性
- B:复杂性
- C:鲜明的阶级性
- D:广泛的社会性
答 案:D
解 析:公安工作包括治安管理、刑事司法和安全保卫等方面,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党的领导去广泛地动员、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4、侦查人员询问证人()。
- A:可以采用拘传措施
- B:只能在公安机关进行
- C:通常应当到证人所在单位或住处进行
- D:可以通知多个证人一起,同时进行
答 案:C
解 析: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在现场询问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询问证人,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所以本题答案为C
5、民警小张的事迹反映出公安工作具有()。
- A:阶级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特点
- B:打击性与保护性相结合的特点
- C:政策性与法律性相结合的特点
- D: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的特点
答 案:B
解 析:从题干“小张一边向周围群众大声呼喊”及“自己迎向持刀男子”,鲜明体现了公安工作打击性与保护性相结合的特点。
6、督察监督、法制部门监督、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的监督主体是()。
- A:公安机关
- B:司法机关
- C:国家权力机关
- D:监察机关
答 案:A
解 析:督察监督、法制监督、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的监督主体是公安机关自身。
7、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
- A:公文发布的时间
- B:公文撰写的时间
- C:公文打印的时间
- D:公文讨论的时间
答 案:A
8、本案中,民警将赵某带回派出所值班室盘问的法律依据是()。
- A:《人民警察法》
- B:《刑法》
- C:《刑事诉讼法》
- D:《治安管理处罚法》
答 案:A
解 析:因为盘问不属于刑事诉讼活动的范畴,因此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是没有相关规定的,排除B项、C项。《人民警察法》第9条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据此,民警将赵某带回派出所值班室盘问的法律依据是《人民警察法》。
多选题
1、老李在参加培训前也曾做了大量的社区安全防范宣传工作(内容如下),老李所宣传的具体内容恰当的有()。
- A:重点防范是指对发生治安侵害后危害大、影响大的重点部位,要严密防范措施
- B:专业防范的社会有关机构通过专门手段进行的防范
- C:防范的内容有:防盗窃、防诈骗、防毒品、防火灾、防治安灾害事故等
- D:根据防范所凭借的力量与媒介不同,可分为人防、物防、技防、意识防范
答 案:BC
解 析:A项重点防范的定义偏颇片面,重点防范不仅仅包括治安侵害发生后的情况,还包括在治安侵害还没有发生时就要考虑其发生的可能性而重点防范;D项防范的分类有误,“意识防范”属于“人防”的范畴,不应当并列。B项、C项正确,应当入选。
2、加强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 ),是落实综合治理的关键。
- A:思想建设
- B:制度建设
- C:组织建设
- D:规范建设
答 案:ACD
解 析:加强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规范建设,是落实综合治理的关键。
3、做到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必须坚持()。
- A:人民警察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
- B:县级以上各级公安机关接受同级党委的实际领导
- C: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党委的领导和保证作用
- D:充分发挥公安系统每个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答 案:ABCD
解 析: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涉及思想、政治、组织、领导和行为等方面。
4、某县教育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某培训班为了竞争生源而扣留学生。教育局工作人员立即立案调查,对该培训班进行了两小时的搜查,并在现场拿走了账本以及两本书。次日上午,该局相关人员再次返回培训班,对现场所有物品进行拍照录像。之后,该局作出责令停办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关于该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教育局工作人员在搜查时应该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 B:搜查时不出示执法证件的,该培训班有权拒绝接受调查
- C:拿走账本的行为属于先行登记保存的行为,应该列出证据登记保存清单
- D:该培训班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 E:该局相关人员再次返回培训班,对现场所有物品进行拍照录像的行为属于调查取证,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答 案:ABCDE
解 析:A、B两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年)第五十五条规定,“执法人员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应当主动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执法证件。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有权要求执法人员出示执法证件。执法人员不出示执法证件的,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有权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检查……”C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年)第五十六条规定,“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的行为,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账本等属于证据,如果不拿走,可能灭失,因此工作人员拿走账本等物品属于先行登记保存,但是必须经负责人批准,并出具证据清单方可。本题中交代不清,但是行为是否符合程序要求,不妨害先行登记保存性质的判定。D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年)第六十三条规定,“行政机关拟作出下列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一)较大数额罚款;(二)没收较大数额违法所得、没收较大价值非法财物;(三)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其他较重的行政处罚;(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责令停办属于责令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因此该培训班有权要求听证。E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年)第四十二条规定,“行政处罚应当由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实施。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执法人员应当文明执法,尊重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教育局相关人员再次返回培训班,对现场所有物品进行拍照录像的行为属于调查取证,执法人员应不少于两人。故本题选ABCDE。
5、古代警察的特点包括()。
- A:军警不分、警政合一
- B:私刑、私狱普遍存在
- C:古代警察行使职权时,在法律上是极不严格
- D:古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
答 案:ABC
解 析:古代警察没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的特点:一是军警不分,警政合一;二是古代警察行使职权在法律上极不严格,神权、皇帝或长官的意志起决定作用;三是私刑、私狱普遍存在。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没有专门的警察机关,也没有专职的警察队伍,警察的职能是由军队、审判机关和行政官吏分别掌管的。
6、未经审査和批准,不得从其它信息网上()到公安网。
- A:下载
- B:转发
- C:粘贴
- D:篡改
答 案:ABC
7、“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公安工作的基本方法,这就是()。
- A: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 B: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 C:要把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好方法、好经验及时加以总结和推广,使之制度化、法律化
- D: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履行自己的职责统一起来
答 案:ABC
解 析:一切为了群众,从“为了”可以确定是出发点。一切依靠群众,从“依靠”可以确定是态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的是方法问题。题干要求的是“方法”,A项、B项、C项都符合。D项“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履行自己的职责统一起来”是“为了”,是出发点。
8、督察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
- A:《人民警察法》
- B:《行政复议法》
- C:《行政诉讼法》
- D:《公安机关督察条例》
答 案:AD
解 析:《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第1条规定:“为了完善公安机关监督机制,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据此,A项选正确。督察制度的建立,必须有法律依据,这个依据就是《公安机关督察条例》。
主观题
1、人民警察遇有什么情形的,一般不得使用武器?
答 案:一、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二、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谁负责?
答 案: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应该怎么处理?
答 案: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4、根据《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当场盘问、检查后,不能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且具有哪些情形的,人民警察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
答 案:一、被害人控告或者证人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二、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三、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认为已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的精神病人需要送往指定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当报请哪个部门批准?
答 案: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非法持有、使用人民警察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的,由公安机关怎么处理?
答 案: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警告。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