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3年08月15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

2023年08月15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

2023/08/15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8月15日专为备考2023年公安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和《人民警察法》一样,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的。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法》属于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只是部门规章,是由公安部颁布实施的。

2、2011年1月7日晚,刘某酒后与某饮食店老板徐某发生争执,将店内桌椅砸坏,恰逢民警赵某和孙某巡警至此,两人虽将刘某带入当地派出所,在所内,刘某态度恶劣,并大吵大嚷,该所所长王某经过,便踢了刘某一脚,致刘某跌倒,头撞在暖气片上,造成颅内出血死亡,本案中,如某公安局进行赔偿,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对其生前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应当支付生活费。()

  • A:V
  • B:X

答 案:错

3、警察在本质上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意志,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

答 案:对

解 析:警察的本质就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本题说法正确。

4、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出发点是惩办多数,改造少数,讲究策略,区别对待。

答 案:错

解 析: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出发点是:惩办少数,改造多数,讲究策略,区别对待。

5、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对于属于其受案范围的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其受案范围的.则不应当接受。( )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并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对于不属自己管辖的,应及时移送主管机关处理。从公安机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也不难作出正确判断。

6、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公安工作最大的经济优势,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证。()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公安工作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证。

7、公安机关职责具有有限性,是指公安机关的职责是有范围的,超越范围就是越权。但是,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超越范围行使。( )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机关职责具有有限性,是指公安机关的职责是有范围的,超越范围就是越权。

8、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原则,它与公安法制、公安专业对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安原则体系。()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对策,它与公安法制、公安专业对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安对策体系。

单选题

1、公安机关找违反治安管理人员调查案件事实,制作的是( )。

  • A:谈话笔录
  • B:询问笔录
  • C:盘问记录
  • D:讯问笔录

答 案:B

2、“中国经济要升级,出口产品也要升级,我们不能总是卖玩具、衣帽、鞋袜,当然这也需要,但中国装备'走出去'可以在世界市场接受竞争的检验,提质升级。”实现中国装备提质升级的关键是:

  • A:创新利用外资形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 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国家
  • C: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开放领域
  • D: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忧患意识

答 案:B

3、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是()年建立的。

  • A:1898
  • B:1905
  • C:1895
  • D:1907

答 案:A

解 析:1898年,湖南巡抚陈宝箴在长沙成立“湖南保卫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

4、秉公执法,办事公道,其核心就是一个()字。

  • A:“法”
  • B:“忠”
  • C:“情”
  • D:“公”

答 案:D

解 析:乘公执法,办事公道,其核心就是一个“公”字,即要做到出以公心,不为权势,金钱,私情和其他私利所动。在执法办案和办理一切事务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法制原则,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

5、接到镇政府通报后,公安派出所正确的做法是()。

  • A:强制驱离聚集在镇政府门口的农民
  • B:与村民代表沟通协商了解情况
  • C:对当场实施的犯罪行为批评教育
  • D:此事不属公安机关职责,不予过问

答 案:B

解 析:对于公安机关来说,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是其工作职责和内容,所以排除D项。A项“强制驱离”和C项“批评教育”很显然不是正确的方法。村民聚集到镇政府要求解决,作为公安机关,应当听取诉求,调查了解,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6、人民警察询问不满()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 A:十四
  • B:十五
  • C:十八
  • D:十六

答 案: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3年)第八十四条规定,“……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故本题选D。

7、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 A:为人民服务
  • B:人权至上
  • C: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 D: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答 案:D

8、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査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 A:32小时
  • B:8小时
  • C:12小时
  • D:24小时

答 案:D

多选题

1、督察人员在现场督察中发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的,可以采取的当场处置措施包括()。

  • A:对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可以当场予以纠正
  • B:对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可以扣留其武器,警械、警用车辆,警用标志
  • C:对违法违纪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必要时可以带离现场
  • D:对拒绝、阻碍督察人员执行现场督察工作任务的,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器,警械

答 案:ABC

解 析:根据《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第11条的规定,督察人员在现场督察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法违纪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当场处置:①对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可以当场予以纠正;②对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可以扣留其武器、警城,警用车辆,警用标志;③对违法违纪情况严重、影响恶劣的,以及拒绝、阻碍督察人员执行现场督察工作任务的,必要时可以带离现场。

2、公安机关通缉的对象是()。

  • A:在逃的犯罪嫌疑人
  • B:应当逮捕而又在逃的犯罪嫌疑人
  • C:越狱逃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 D:可能判处拘役而又在逃的犯罪嫌疑人

答 案:BC

解 析: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65条的规定,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

3、 关于警察起源理解正确的有( )。

  • A: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
  • B:警察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 C:警察是从来就有的,也将与世长存
  • D:原始社会没有警察

答 案:ABD

解 析: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原始社会没有警察,警察也不会伴随人类永远生存下去。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C项表述不当。

4、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可以聘请律师的时间是()。

  • A:在侦查机关立案后
  • B:在侦查机关受理后
  • C:在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
  • D: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之曰起

答 案:CD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33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5、下列情形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有()。

  • A:公共场所私设电网致人死亡
  • B:在公共场所向人群开枪
  • C:在人群密集处故意驾车撞人致使多人伤亡
  • D:制造输入坏血、病毒血致使多名患者染上恶性传染病

答 案:ABCD

6、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实行的( )的工作路线。

  • A:一切为了群众
  • B:一切依靠群众
  • C:从群众中来
  • D:到群众中去

答 案:ABCD

解 析: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实行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

7、以下关于特邀监督员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 A:特邀监督员有权参加公安部组织的对地方公安机关工作和队伍建设
  • B:聘请特邀监督员工作是健全公安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一件大事
  • C: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评议,是特邀监督员的职责之一
  • D:特邀监督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有权要求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予以协助配合

答 案:ACD

解 析:根据《公安部特邀监督员工作规定》,特邀监督员的职责有以下四项:一是对各级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履行职责、执法执勤和遵纪守法等情况实施监督;二是反映、转递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违法违纪行为的检举、控告;三是反映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建议、意见和要求;四是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评议。因此C项正确。聘请特邀监督员工作是一种外部监督机制,因此B项错误。特邀监督员有下列五项职权:一是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向公安机关了解公安工作及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二是可以参加公安机关召开的队伍建设的有关会议,听取情况通报;三是可以向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了解所反映和转递的检举、控告和建议、意见等事项的办理情况;四是参加公安部组织的对地方公安机关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的视察活动;五是在履行监督职责过程中,有权要求有关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予以协助、配合。故A项正确、D项正确。

8、人民警察应具备的法律素质,主要体现为()。

  • A:执法活动所应掌握的法律知识
  • B: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 C:执法活动所应具备的技能
  • D:通过司法考试

答 案:ABC

解 析:法律素质是指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所应具备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的综合体现,包括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执法活动所应掌握的法律知识和所应具备的技能。D项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明显是更高的要求,目前是人民法官、人民检察官和公证员的必备从业资格;公安改革的方向是要求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法制预审审核等岗位人员通过司法考试,但是要求全体民警通过司法考试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主观题

1、曾受过何种处罚的人员不得担任人民警察?

答 案:刑事处罚的人员。

2、《纪律条令》规定的哪些行为一律给予开除处分?

答 案:一、逃往境外或者非法出境、违反规定滞留境外不归的;二、参与、包庇或者纵容危害国家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三、参与、包庇或者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活动的;四、向犯罪嫌疑人通风报信的;五、私放他人出入境的。

3、根据有关规定,人民警察有哪些情形,应当予以辞退?

答 案: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三、不遵守人民警察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公安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4、人民警察在办案过程中,遇到哪些情况,应当回避?

答 案:一、是本案的当事人。二、是当事人的近亲属。三、本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四、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的工作纪律包括有哪些?

答 案:一、不得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二、按规定着装。三、警容严整,举止端庄。

6、国家公务员对主管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处分决定之日起多长时间内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

答 案:30日内。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