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社会工作者(初级) → 2023年08月16日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

2023年08月16日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

2023/08/16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8月16日专为备考2023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某农村社区的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村里留守老人较多,老人们虽然平时生活能够自理,但普遍担心生病后在外工作的子女无法及时赶回,没有人照顾自己,社会工作者老周拟采用社区照顾模式,打消老人们的顾虑,下列老周的做法中,最能体现“由社区照顾”实施策略的是()。  

  • A:协助部分老人入住养老机构
  • B:筹措资金建设社区老年照顾中心
  • C:组织留守老人建立互助小组
  • D:动员外出务工的青壮年返乡工作

答 案:C

解 析:"由社区照顾"是指由家庭、亲友、邻里、志愿者等所提供的照顾和服务。"由社区照顾"的核心是强调动员社区内的资源,发动在社区内的亲戚、朋友和邻里协助提供照顾。如以社区为本的康复计划,目的是用低廉而非专业的康复服务取代集中化和机构化的昂贵方式。 "由社区照顾"的重点是积极协助困难群体和有需要人士在社区中重新建立支持网络。网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类:(1)提供直接服务的网络;(2)服务对象自身的互助网络,C正确;(3)社区紧急支援网络。  

2、大学生小宋因经常通宵玩游戏,屡屡旷课,考试不及格,班主任将其介绍给社会工作者小陈。在个案会谈时,小宋反复强调自己深感后悔和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可又管不住自己。小陈发现小宋时常言行不一,寻找借口。于是,他对小宋说:“你每次都说想改变,要好好学习,可是我没有看到你的实际行动,像这样只有想法,一直找理由不行动,你的成绩会变好吗?”此时,小陈运用的会谈技巧是()。  

  • A:对焦
  • B:澄清
  • C:忠告
  • D:对质

答 案:D

解 析:澄清: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对焦: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偏离的话题或者宽泛的讨论进行引导,将讨论集中于某个焦点。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让服务对象自己列出话题或者问题的重要次序聚焦讨论的焦点。忠告: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指出某些行为的危害性或者必须采取的行为。在提供忠告时,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强调的语气,直接指出面临的危害和必须采取的行为,但需要避免强迫服务对象。对质: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让服务对象面对自己在行为、情感和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当服务对象发现自己的行为、情感和认识不一致时,通常会有一些不愉快的感受,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对质把服务对象的注意力集中在未来可改变的方面,而不是仅仅关注谁的责任。根据题干关键词“言行不一,寻找借口”及社工“我没有看到你的实际行动,像这样只有想法,一直找理由不行动,你的成绩会变好吗?”可知采用的是对质。

3、社会工作者老赵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深受老人的好评,服务对象冯奶奶为表示感谢,给老赵的女儿买了价值50元左右的玩具,老赵一再推辞,冯奶奶说,老赵不收就是看不起,她不给她面子,下列做法中,老赵最适合的是()  

  • A:收下冯奶奶送的玩具,并保守冯奶奶送礼的秘密
  • B:收下冯奶奶送的玩具,在以后的服务中对冯奶奶更加照顾
  • C:拒绝冯奶奶送的玩具,在以后的服务中减少对冯奶奶的互动
  • D:收下冯奶奶送的玩具,买一份价格相近的礼物回送给冯奶奶

答 案:D

解 析:题目描述的是伦理困境,最合适的做法是D。A选项损害了服务对象的权益,违背了社工的伦理守则。B选项在以后的服务中对冯奶奶更加照顾,违背了公平平等待人的原则。C项,直接拒绝,不利于双方关系的建立和后续服务的开展。

4、张大妈最近被医院确认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当获悉所在社区有针对该类患者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后,她的老伴张大爷来向社会工作者小李求助。在讲述了张大妈的情况后,小李对张大爷说:“您说的情况我都清楚了,先填个表吧。”根据上述情境,此时处于个案工作阶段中的(  )。

  • A:申请接案
  • B:问题诊断
  • C:制订计划
  • D:开展服务

答 案:A

解 析:社会工作对于前来寻求帮助的人首先要做的是,倾听求助对象的要求,初步评估求助对象的问题,与有需要的求助对象协商,看他是否愿意成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并且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合作关系。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工作通常所说的申请与接案。如果求助对象确实需要及时的帮助,社会工作者就需要提醒求助对象提出正式的服务申请。求助对象提出服务申请的方式既可以是书面的(如填写机构的服务申请单)。也可以是口头的(如向社会工作者提出服务申请,由社会工作者填写,或者社会工作者向求助对象口头服务申请的需要)。
知识点:申请与接案

5、学校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校园欺凌事件过程中,为欺凌者和被欺凌者提供认知和行为的辅导,上述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属于()。  

  • A:社区学校型社会工作
  • B: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
  • C: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
  • D:混合型学校社会工作

答 案:B

解 析: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是针对"问题学生"失常的心理和行为而开展的工作,其目的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正常发展;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是帮助学生适应剧烈的社会变迁而开展的工作,包括各种辅导活动;社区-学校社会工作是把社会工作延伸到学校之外,包括联系学生家长、实现家-校沟通、对离校学生提供追踪服务、开展社区教育以利于学生学习与成长等。

多选题

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下列情形中,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有()。  

  • A:小赵,步行上班途中在人行道上被汽车撞伤
  • B:小钱,工作前打扫办公室时滑倒摔伤
  • C:小李,工作时办公室吊扇脱落被砸伤
  • D:小王,加班时突发疾病被送往医院抢救。72小时后死亡
  • E:小张,因公出差时感到工作压力过大,自残受伤

答 案:ABC

解 析:本题考查工伤的认定。在可认定工伤方面,《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是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是患职业病的;五是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是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在可视同为工伤方面,《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是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是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下列情形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是故意犯罪的;二是醉酒或吸毒的;三是自残或者自杀的。

2、下列问题和答案中,符合调查问卷设计要求的有()。  

  • A:垃圾不分类有害环境,您家的垃圾分类了吗?(1)分类(2)没分类  
  • B:您的文化程度? (1)初中(2)高中/中专(3)本科  
  • C:您愿意继续在本社区生活吗? (1)愿意(2)不愿意(3)说不清
  • D:您家有老人小孩需要照顾吗? (1)有(2)没有
  • E:近一个月来,您平均每天锻炼身体的时间是多少? (1)1小时以内(2)1~3小时(3)3小时以上

答 案:CE

解 析:A带有倾向性;B违背穷尽性;D有双重含义。

3、个人捐助的动机主要有( )。

  • A:公共关系
  • B:个人需要
  • C:社会联谊
  • D:外界影响
  • E:利他动机

答 案:BDE

解 析:社会服务机构在筹款时必须要能了解捐款人的动机与行为,个人捐款的动机包括①个人需要。部分捐款人认为捐款可以满足自尊的需要,通过捐款施惠于人有快乐的感觉,并可以建立自尊和自我肯定。部分捐款人认为捐款可以得到别人的肯定,有利于建立社会形象。还有部分人捐款已成为习惯。②外界影响。有些捐款者是受亲戚、朋友、同事的影响而捐款。③利他动机。部分捐款者完全以利他为中心,愿意雪中送炭捐款帮助他人;部分捐款者认为大家应该有福共享,有难同当,帮助他人;还有部分捐款人重视宗教理念,认为捐款是一种道德责任。AC两项属于企业的捐款动机。

4、下列调查主题中,适宜采用自填问卷的有()  

  • A:低年级小学生的朋辈关系状况调查
  • B: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现状调查
  • C:养老机构中失智老人的照顾需求调查
  • D:身心障碍者的社区康复服务满意度调查
  • E: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调查

答 案:BE

解 析:根据填答方式,问卷分为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填问卷在收集资料时由被调查者填写答案,需要被调查者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和认知能力,故选BE。

5、下列选项中,对劳动合同订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 B: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变更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 C: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 D:劳动合同也可以口头形式订立
  • E:劳动合同的订立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答 案:ABCE

解 析:我国《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在订立原则上,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变更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订立形式上,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劳动合同订立,理解其订立原则与订立形式。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