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8月20日专为备考2023年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党的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不可避免地受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巨大影响,因此信息量成为传统媒体可以凭以竞争和生存的法宝()
答 案:错
2、“走转改”活动中的“改文风”的要求,就是让报道的语言变得更加文学化和艺术化。
答 案:错
3、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有出现交叉或重合的情况。
答 案:对
单选题
1、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 A:地位身份
- B:良好表现
- C:学历46
- D:经济收入
答 案:B
2、()抗干扰能力强,噪声小,音质较好,是目前城市广播覆盖的主要手段。
- A:调幅广播
- B:调频广播
- C:中波广播
- D:短波广播
答 案:B
解 析:调频广播是一种以无线发射的方式来传输广播的设备。具有无需立杆架线,覆盖范围广,无限扩容,安装维护方便,抗干扰能力强,噪声小,音质优美清晰等特点,是目前城市广播覆盖的主要手段。
3、保障公民使用网络的权利,就是保护用户上传的一切言论均不受阻碍和侵犯。
- A:正确
- B:错误
答 案:B
多选题
1、商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
- A:与货币的价值量变化无关
- B:与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有关
- C:与商品的生产价格变化无关
- D:与商品的供求变化有关
答 案:BD
解 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依据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商品交换,因此价格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有关。商品价格是商品与货币的对比交换关系,与商品自身的价值量和货币的价值量有关。价值在平均利润形成后转化为生产价格,因此价格变化与商品的生产价格有关。在商品交换中,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供求关系的变化也会影响商品价格。
2、在传统媒体对待网络民意或网络舆情的以下做法中,正确的做法有哪些?()
- A:进行热点问题的网络调查,了解网民观点
- B:集纳网民的言论和意见,作为报道素材
- C: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或评论,回应网民问题
- D:关闭媒体微博页面的留言板,以防信息过载
答 案:ABC
3、某报社起诉某网站未经许可转载该报社享有著作权的新闻深度评论作品《新能源车免税首日销量暴增》,且未支付报酬。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该新闻作品是时事新闻,不适用著作权法
- B:该新闻作品不是单纯事实信息,适用著作权法
- C:网站分享新闻信息是为了服务大众,不需报社许可,不需支付报酬
- D:网站转载他人作品,不得对作品内容进行实质性修改
答 案:BD
主观题
1、媒体炒作能够提高新闻价值。
答 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新闻报道要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报道原则。新闻具有客观性,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任何企图用虚构、杜撰或者背离事实本身的基本逻辑来表现倾向性的报道,不仅无法说服人,其生命力也是短暂的。
新闻价值分析是新闻编辑分析选择稿件的第一步。以事实为基础分析一条稿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主要考虑五个方面:时间、新意、重要、接近、显著。时间、新意、重要这三条是所有新闻稿件入选的必备条件。对稿件新闻价值大小的估量,则要综合比较上述五个方面的情况,这些条件具备得越全面,表现得越突出,稿件的新闻价值也就越大。
媒体炒作是一种虚假新闻的表现,因此,根本不能提高新闻价值,反而会失去受众,影响媒体公信力。
2、新闻宣传做到对党负责就不能做到对人民负责。
答 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和人民的关系相统一决定了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只有站在全党的立场上、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才能真正把握好党性和人民性。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在政治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和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全部工作中,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是完全统一的。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是党得以生存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就要坚持认识上的一体性,不能把二者对立、割裂,二者内在统一,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
(2)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就要坚持实践上的一体性,把宣传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呼声有机结合,二者不是各自独立的工作,更不是对立的工作,而是一体进行的工作,既接天气,又接地气。
(3)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决定了主流媒体必须以正面宣传为主,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用党性代替人民性,或者用人民性代替党性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
3、在新媒体与读图时代,广播的功能与传播价值正在日益丧失。
答 案:这一观点是错误的。(1)受众的多元化需要,决定了广播媒体的生存空间。
(2)广播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势,包括:①迅速及时、覆盖面广;②成本低廉、便于互动;③伴随收听、声情并茂。
(3)广播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可借助新媒体实现可视可听可读,新媒体时代广播的功能与传播价值不仅不会丧失,而且会得到更大的拓展。
论述题
1、党的十八大决定,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请结合新闻战线宣传工作实际,论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答 案:群众路线思想的内涵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
群众路线思想在当前新闻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有“三贴近”原则的学习和走转改活动落实:
①“三贴近”原则
新闻宣传和新闻改革要坚持和落实“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a.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
b.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把握社会主流,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富有生活气息;
c.贴近群众,就是以人为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使宣传报道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走转改
走转改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简称,进一步落实新闻报道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更加落实了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贯彻。
(2)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①群众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群众立场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也是决定新闻工作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群众立场要求新闻工作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说话。坚持三贴近,坚持群众路线,保证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
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更好地履行新闻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的宗旨,加深对基本国情的理解,加深对党和国家政策的理解,对人民群众生活状态的理解,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③有利于推进新闻改革创新,把镜头和话筒更多地对准基层,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联系党和人民的纽带作用,多用贴近群众的生动事例,多用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真实反映社情民意。
④促进新闻工作让群众满意。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检验新闻工作的第一标准,把群众意见作为衡量新闻工作长短优劣的最好尺子,新闻作品的评选评比注重群众感觉,增加群众的话语权、评判权,让新闻工作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2、如何治理当前存在的新闻失实现象。
答 案:“真实性作为新闻的基本属性,是由新闻自身的规律所决定的,是广大受众的要求,也是报纸、电台、电视、网络、通讯社等媒体取信于民的生命所系。”而网络虚假新闻的增多扰乱了新闻秩序,使得大众失去了对媒体原有的尊重和信任,对社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抵制虚假报道,从根本上杜绝网络虚假新闻的滋生蔓延,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已成为促进新媒体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在这方面主流媒体要勇于肩负使命,率先垂范,成为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中流舐柱。(1)党报等主流媒体主办的新媒体要设立并强化“新闻把关者”角色,对未经核实的网络新闻不“背书”,不转载。新媒体也要像传统纸媒一样设立编辑部或总编室,抽调精兵强将充当“新闻把关者”角色,加强对新闻的编辑审核。在转载、引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新闻时,应加强实地核查与证明,决不能简单地复制粘贴。如距离太远无法派出记者实地采访,至少应同当地宣传部门联系,通过电话等采访相关当事人或事件目击者,核实新闻事件是否存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等新闻要素是否真实。如发现相关新闻虚假,则应及时出面澄清,使虚假新闻无法进一步传播和蔓延,将不良社会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2)要把党管媒体的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规范新媒体经营与新闻传播之间的关系。有人说,现在是资本为王的资本媒体、商业媒体时代,也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再提出党管媒体意义不大;还有人说,坚持党管媒体,主要是针对党和政府主办的重点媒体而言,对其他媒体并不适用。我们认为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一直以来,新媒体出现了较多的虚假新闻,同某些新媒体把盈利放在第一位,把媒体的社会责任放在第二位的经营方针是分不开的。笔者认为,在坚持党管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上,新媒体没有例外。就新媒体而言,不仅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
把党管媒体的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最好的办法就是依法治“网”,即通过政策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依法治理网络空间。有关部门应抓紧实施对互联网的立法管理,对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造假、传谣和转发虚假新闻者进行严肃处理和处罚。“要压实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决不能让互联网成为传播有害信息、造谣生事的平台。”要通过依法治“网”,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为真实新闻的传播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3)在新媒体时代,仍要强调脚底板下出新闻。对于媒体从业人员,要坚持去一线、走基层,靠脚力、眼力、笔力写出真实精彩的新闻。应该指出,互联网对获取新闻线索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本身就是大众媒介,各门户网站的新闻报道可以成为线索的来源;另一方面,网上论坛、博客发布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是鲜活的新闻素材。”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便捷快速也让不少媒体人开始变懒了,习惯从网上复制、粘贴,稍加编辑,甚至原封不动在自家的媒体上发布。由于信息量的增长,记者在筛选、编辑新闻时随意性加大,往往导致把材料中不严谨不科学的内容也原封不动地挂到网上,为虚假新闻的产生与迅速扩散埋下了隐患。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媒体从业人员,更要深入一线采访,获取第一手新闻素材,这样才能避免以讹传讹地传播虚假新闻。
3、做好舆论监督工作的三项基本原则。
答 案: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应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1)重视建设性监督。舆论监督要善于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舆论监督的力度与社会、人民群众的承受程度结合起来。舆论监督效果要有利于改进工作和解决问题,有利于稳定大局和振奋民心,有利于中央的统一工作部署和维护中央的威信。(2)注意监督的科学性。在监督过程中把握好“适时、适量、适宜”的度,注意平衡,掌握尺寸。舆论监督要对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主流与本质有正确的判断,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整体进行全面认识,使舆论监督达到正确的平衡。
(3)遵纪守法。舆论监督的运作必须严格限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舆论监督要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宣传纪律,按照相关法律、政策和规定办事。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