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8月27日专为备考2023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无业人员戚某和范某在大街上闲来无审,为了制造恶作剧,两人务次抢来往行人的帽子,并逗引行人追赶后将帽子返还物主。对戚某和范某的抢夺行为,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以抢夺予以治安处罚。
答 案:错
2、对正在预备犯罪的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
答 案:对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82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3、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答 案:对
4、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13条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与我国“条块结合”的行政管理体制相一致,行政复议管辖也实行“条块结合”的制度,除实行全国垂直领导的部门外,原则上允许申请人选择向同级政府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5、通过安装针孔摄像头等设备来偷窥他人隐私,属于侵犯他人隐私行为,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答 案:对
6、被继续盘问人员患有精神病、急性传染病的,应当在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的四小时以内盘问完毕,且不得送入候问室。
答 案:错
7、未设国家安全机关的县(市)发生的间谍案,由公安机关管辖。
答 案:对
8、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权利人已经依法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
答 案:对
单选题
1、证人在刑事案件侦查期间的权利是()。
- A:有权拒绝回答侦查人员的询问
- B:对侦查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或者进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 C:有权要求侦查人员为其提供作证报酬
- D:可以拒绝作证
答 案:B
2、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处罚,罚款幅度为()元以下。
- A:200
- B:5000
- C:500
- D:100
答 案:B
3、对被盘问人的留臵(继续盘问)时间自()之时起不超过24小时。
- A:被盘问开始
- B:被盘问结束
- C:被关进候问室
- D:带至公安机关
答 案:D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按照合同和其他合法方法取得财产的,其财产所有权什么时候开始转移?()
- A:从合同签订时
- B:从双方当事人认可时
- C:从财产交付时
- D:从一方交钱时
答 案:C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
5、关于流窜作案、结伙作案和多次作案,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流窜作案、结伙作案和多次作案是拘留期限延长至30日的必要条件
- B:甲县人窜至乙县作案必定构成流窜作案
- C:结伙作案必定构成共同犯罪
- D:只要被抓获前作案两次以上的就构成多次作案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6、醉酒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 A:可以从轻处罚
- B:可以减轻处罚
- C:可以不予处罚
- D: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答 案:D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5条第1款规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7、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与其他合同相比,具有长期性特点,一般为()
- A:10 年
- B:30 年
- C:50 年
- D:70 年
答 案:B
解 析:《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与其他合同相比,具有长期性特点,一般为 30 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
8、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紧急情形,经警告无效,可以使用武器的是()
- A:结伙斗殴
- B:寻衅滋事
- C:结伙抢劫
- D:侮辱妇女
答 案:C
多选题
1、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必须经过登记注册才能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主体是()。
- A:城镇个体工商户
- B:农村承包经营户
- C:公司法人
- D:个人合伙
答 案:AD
2、行贿罪的主观方面是()。
- A:故意
- B:具有谋取不正当的利益的目的
- C:过失
- D:没有不正当目的
答 案:AB
3、下列措施中,不届于必须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审批的是()。
- A:使用传唤证传唤违法嫌疑人
- B:对公民住所进行检査
- C:对建禁品的收缴
- D:对应当退还被侵害人的违法所得的财物进行追缴
答 案:ACD
4、立案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 A: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
- B: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归案:
- C: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 D: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答 案:AC
5、 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如下行政处罚决定,正确的有( )。
- A:确有应受处罚的违法行为的,视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 B: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 C: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 D: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 E:需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的,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决定之前,不能交给在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
答 案:ABCD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38条规定:“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一)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三)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四)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进行审核。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由此可知,E项中需要给予较重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进行审核。2017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该法进行修正时,明确要求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所以,E项可以交给“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进行审核,但该人员必须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6、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包括下列那些方面?()
- A: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
- B:上级业务部门对下级业务部门的执法监督
- C:本级公安机关对所属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监督
- D:上级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主管部门对下级公安机关业务部门、派出机构的执法监督
答 案:ABCD
7、()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 A:国家
- B:集体
- C:私人
- D:其他权利人
答 案:ABCD
8、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在执法工作中如何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 A: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使地方、部门、单位的局部利益服从、服务于大局利益
- B:要从具体的、局部的工作着手,立足当前,放眼长远,通过做好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和本职工作,为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
- C:要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性原理,坚决克服执法中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
- D:服务大局就是要坚决服从党委、政府的命令,即使是从事非警务活动
答 案:ABC
主观题
1、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答 案:依法
2、现行《宪法》规定,公民的()不受侵犯。
答 案:合法的私有财产
3、你去机场接一位很重要的专家,在车上聊得很开心,这时候领导打电话来要你汇报一件很机密的工作,你怎么办?
答 案:首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坚持两个原则,第一,维护好单位的纪律性,不能将机密工作泄密,损害单位的利益;第二,对专家要充分尊重,不能因为汇报工作,影响了接待工作,让专家对我们单位有不好的印象。 其次,我先跟专家说明情况,不让他有被冷落的感觉。然后,我应该侧面询问一下领导机密工作是否紧急,并视情况解决。如果机密工作没有预想的紧急,我向领导反馈,目前在进行接待工作,接待工作完成后,立刻当面或电话进行汇报,不会耽误汇报工作。如果汇报工作较为紧急,而车辆即将到单位,我会跟领导说明目前的位置,当面对领导进行汇报工作。此外,如果是必须及时汇报,我会告知领导,所处的环境,并采用微信的形式汇报,将领导所关心的问题,及时一一作出反馈。 最后,再次向专家道歉表示礼貌,在接待专家工作完成之后,我还要再次确认所汇报信息是否准确,如果有偏差及时更正,圆满完成任务。
4、简要回答宪法是根本大法。
答 案: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5、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
答 案:行政处罚
6、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 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