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8月27日专为备考2023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消化是指食物在物理或化学因素下,由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
答 案:对
2、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脂肪熔点越低,越容易消化。()
答 案:对
解 析:不饱和脂肪和短链脂肪含量高的脂肪熔点越低,容易消化。
3、学龄儿童膳食所提供能量中应有10~12%由蛋白质供给。
答 案:错
解 析:技能P23812~14%
4、一般食物营养素的保留率表示为ARF,重量保留率表示为WRF。()
答 案:错
解 析:一般食物营养素的保留率表示为VRF和重量保留率表示为WRF。
单选题
1、我国标准规定:弱筋小麦粉中蛋白质含量(干基)为()。
- A:≤10.0%
- B:≤11.0%
- C:≤12.0%
- D:≤13.0%
答 案:A
解 析:弱筋小麦粉蛋白质(干基)≤10.0%。
2、()是必需脂肪酸。
- A:棕榈酸
- B:亚油酸
- C:花生四烯酸
- D:DHA
答 案:B
3、胃有以下主要功能,但不包括( )。
- A:消化吸收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 B:储存食物
- C:将食物与胃液混合形成食糜
- D:分泌可消化食物的胃液
答 案:A
4、下列不饱和脂肪酸的碳原子数和不饱和度正确的是()。
- A:花生四烯酸,C18:3
- B:亚油酸,C18:1
- C:花生四烯酸,C20:3
- D:亚麻酸,C18:3
答 案:D
解 析:亚油酸,C18:2;花生四烯酸,C20:4。
多选题
1、甲基汞的毒性可表现为()。
- A:急性毒性
- B:慢性毒性
- C:致畸毒性
- D:胚胎毒性
- E:致癌毒性
答 案:ABCD
2、氨基酸评分( )。
- A:可用于食物脂肪营养价值的评价
- B:可用于混合食物蛋白质的评价
- C:可用于单一食物蛋白质的评价
- D:可用于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
答 案:BCD
3、影响人体基础代谢的因素包括( )。
- A:性别
- B:年龄
- C:体型
- D:应激状态
- E:内分泌
答 案:ABCE
解 析:影响人体基础代谢的因素有哪些:
(1)体表面积与体型。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随体表面积增大而增加,瘦高体型的人比矮胖体型的人基础代谢高。基础代谢与体内去脂组织含量的多少也有关系,去脂组织含量高,基础代谢也高,因为去脂组织在代谢中的相对耗热量大于脂肪组织。
(2)年龄。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逐渐降低。
(3)性别。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女性比男性约低5%-10%,但女性在孕期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会明显增高。
(4)内分泌。许多腺体分泌的激素对细胞代谢起调节作用,如甲状腺、肾上腺、垂体等,当其分泌失调时会影响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服用甲壳素可调节人体内分泌,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并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5)气温。炎热→BM↓;严寒→BM↑。
4、营养咨询对象有( )。
- A:患病人群
- B:住院病人
- C:门诊病人
- D:健康人群
- E:社区居民
答 案:ABCDE
简答题
1、案例描述:在进行体格测量时,调查员用钢卷尺测量了一位20岁学生的身高,所测数据为175cm,用体重计测得其体重90kg,腰围98cm,臀围101cm。体检发现在60mm范围内出血点达10个,其余检查未发现异常。在测量腰围时,调查员按下列步骤进行测量:被测者自然站立,低头含胸,测量者选择被测量者腰部最粗部位作为测量点,将钢卷尺绕腰一周,在吸气末呼气初开始读数,并记录读数。请根据上述情景描述回答以下问题。按照一般情况,该学生的标准体重应为多少?
答 案:按照一般情况,该学生的标准体重应为:175-105=70kg。
解 析:
2、计算人日数、标准人系数的方法及其实际意义是什么?
答 案:(1)人日数①公式:个人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全家总人日数=所有在家用餐个人的人日数之和。
②人日数是代表被调查者用餐的天数,一个人吃早、中、晚三餐为1个人日。总人日数是指全体全天个人总餐之和。只有在调查集体、家庭人员且每日吃饭人数不同时才用。个人人日数计算在家庭和集体就餐单位调查中很重要,24h回顾法在外就餐也要询问,并计算在餐次总数内。
(2)标准人系数
①由于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和劳动强度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无法用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进行相互间的比较。因此,一般将各个人群都折合成标准人进行比较。折合的方法是以体重60kg成年男子从事轻体力劳动者为标准人,以其能量供给量10.03MJ(2400kcal)作为1,其他各类人员按其能量推荐量与10.03MJ之比得出各类人的折合系数。然后将一个群体各类人的折合系数乘以其人日数之和被其总人日数除即得出该人群折合标准人的系数(混合系数)。标准人日计算公式为:标准人日=标准人系数×人日数;总标准人日数为全家每个人标准人日之和。
②人均食物或营养摄入量除以混合系数即可得出该人群标准人的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计算出人群标准人的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后,就能够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劳动强度的人群之间进行比较。标准人的平均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混合系数。
3、撰写科普文章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有哪些?
答 案:医学科普文章,传播的是思想性、知识性、通俗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故科普作品应该具有五项基本要求,即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通俗性和实用性。因艺术性可以涵盖通俗性与实用性,故科普作品的五性又可简化为三项基本要求: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1)科学性。在任何一篇健康科普文章中,科学性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它是必须坚持的第一原则,也是医学科普文章的生命和灵魂。医学科普作品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当面对受众时要讲的内容达到真实、准确、成熟、全面和先进,就可以说是具有科学性了。①真实。作品中的每一个材料都应当是真实的,不能掺假,也不能半真半假,更不能是假的。不能凭空捏造,要尊重事实。不要把道听途说的事,不加分析地作为医学科普作品的题材。
②成熟。成熟是指理论上要成熟、站得住脚,技术上要过关,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得到专家和社会的公认。还在探索、研究阶段,没有结论的题材,可以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但绝不能拿来作为科普题材。
③准确。a.概念要准。实验方法一定要科学合理,抽样方法等也要如此,得出来的结果要实事求是,不能滥用率的概念。b.数据要准。这方面不准确产生的后果将更严重。例如,乘晕宁是用来防治晕车、晕船的药物,常用量是每次50mg,每4h服1次。如果数据不准确,把50写成5,那么就达不到预期防治效果;如果把50写成500,则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发生呕吐、眩晕,甚至昏迷。c.事实要准。有些作者在创作时不注意弄清准确的事实,凭想象估计个大概,往往会产生误导。d.语言要准。使用准确的语言,除应有文学语言修养外,还应注意专业术语。特别是在把较难懂的医学术语改写为通俗的词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滥造词语,更不能想当然地信手捡一词来替代。不能简化的词语不要硬性简化。
④全面。指科普作品内容应完整、系统,不能片面。⑤先进。题材一定要新,不能是陈旧的、过时的、落后的、淘汰的东西。
(2)思想性。医学科普作品必须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任何作品总要反映一定的思想,医学科普作品更是这样。医学科普作品是作用于人的,是作者与读者思想交流的信息,对读者的生活、经验、思维等起着影响、引导、干预等作用,具有十分明确的思想性。
①看作品反映的是迷信还是科学。
②看作品能否体现为读者健康需要服务。
③看作品是否体现为社会发展服务。
④要有积极向上的形式。
⑤要适合读者对象阅读。
(3)艺术性。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语言宝库,医学科普工作者要善于向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民间艺术学习借鉴,来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并为科学普及工作服务,使医学普及工作真正做到内容充实,形式活泼,语言生动,通俗易懂,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①通俗性。是指作品让群众看后不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就能弄懂,这就是医学科普作品通俗性的含义,也就是说能使一般群众很容易接受。a.选择通俗易懂的内容。b.注意写作方法。c.尽量避免使用术语。d.化抽象为具体。
②实用性。a.针对性。针对具体问题,讲清讲透。b.多样性。医学科普作品选题还应具有多样性,才能适应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读者的需要。c.细节入手。
③趣味性。所谓趣味性,是指作品能够吸引读者阅读,读者读得有兴趣。医学科普作品的趣味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作品的内容、形式符合读者的需要、兴趣等审美情趣,作品有较好的文采,体现出较好的创作技巧。作品的构思、结构、语言以及材料的选取、剪裁等都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