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9月4日专为备考2023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初中生小强学习成绩一直不好,老师和家长都十分头痛,他变得自暴自弃,学校社会工作者小王坚持帮助小强重新建立自信,使其逐渐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小王这样做的原因是他相信小强有()。
- A:平等价值观
- B:改变的潜力
- C:公正价值观
- D:合作的能力
答 案:B
解 析:此题考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容。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应将服务对象看做是一个与自己有平等价值的人,是有潜力改变且有能动性的个体,充分相信服务对象自身所具有的优势。
2、社会工作者小李为了解社区居民对家庭服务的需求,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下列问题和答案的设计中,最适宜的是().
- A:您的婚姻状况?.(1)未婚(2)已婚(3)离婚
- B:您家的家庭结构?(1)核心家庭(2)主干家庭(3)联合家庭(4)其他(请说明)______
- C:您家的家务主要由谁承担?(1)母亲(2)父亲(3)妻子(4)丈夫
- D:您对家务分工满意吗?(1)非常满意(2)比较满意(3)一般(4)比较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
答 案:D
解 析:一是关于答案。开放式问题的答案应注意空间大小的适当性,封闭式问题中单项选择的答案必须满足穷尽性和互斥性。其中,穷尽性指答案包含所有可能,互斥性指不同答案并不交叉。如“性别”分男女,就同时满足了上述要求;“婚姻状况”分“未婚”“已婚”“离婚”和“丧偶”就没有满足互斥性。二是关于语言。问题语言应该简短明了,避免双重含义,不要有倾向性,对敏感问题注意提问方式。如"你父母支持你就读社会工作专业吗"就包含了父亲支持与否和母亲支持与否两个问题,在父母意见不同时被访者就难于回答。三是关于排序。一般而言,被访者熟悉或感兴趣的、简单的、封闭式的问题可以置于前面,行为、态度、背景、敏感的问题放在后面。这利于被调查者较快进入状态,提高问卷回答的完整度。四是关于题数。无论研究内容、性质、方法、资源、礼品、对象兴趣等方面状况如何,回答问卷所花时间越短越好。有时,设计者或研究者希望获得尽可能多的问题答案,但这可能导致被访者的随意圈填和空白,从而降低了问卷调查的质量。根据经验,一份问卷最好让被调查者能在30分钟左右完成为宜。
3、社会工作者大李在机构值班时接到服务对象小杰的电话,交流中小杰多次流露出厌世轻生的念头,并请大李替他保密。根据社会工作伦理难题处理的一般顺序,大李首先应做的是()。
- A:辨析伦理困境并评估自身能力
- B:咨询督导的专业意见
- C:分析给机构带来的利益和风险
- D:尊重小杰的自我决定
答 案:A
解 析:伦理难题,则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遇到的一种在道德上难以取舍的模糊或难以找到满意方案的境地。如何面对并妥当地解决伦理难题,是社会工作专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对社会工作者来说,解决实践中的伦理冲突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程序或方案。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首先要清楚如何作一个正确的伦理决定,其次再仔细分析如何解决相应的伦理难题问题。此处社工首先判断这是什么伦理难题,自己有没有能力处理。
4、张先生夫妇带着5岁的大女儿和2岁的小女儿玩耍,小女儿突然要妈妈抱抱,大女儿看到后马上也要妈妈抱。根据儿童发展的特点,大女儿的行为背后的情绪反应是()。
- A:嫉妒
- B:依恋
- C:害怕
- D:生气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学龄前阶段的主要特征。小女儿突然要妈妈抱抱,这是依恋的情感反应,而大女儿的反应是一种嫉妒情感的反应。在学前期,儿童的情绪、情感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皮层下中枢的活动仍占优势,故此期儿童的情绪易激动、不稳定,情感也具有易变性和富有冲动性。如抢别人的玩具、故意弄坏别人心爱的东西、不良的情绪反应等这些应视为儿童的嫉妒心理的情感反应。成人的不断教育和要求以及儿童所参加的集体活动,都有利于儿童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冲动性。儿童情感的发展对儿童个性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从小培养儿童良好感情,同时也注意克服一些不良情绪,如虚荣心、嫉妒心等。
5、为了协助社区老年人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工作者邀请大学生志愿者为有兴趣的老年人举办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班,讲授微信等常用手机软件的操作方法。在服务对象层面上,本项活动体现的社会工作目标是()。
- A:促进社会团结
- B:缓解困难
- C:促进社会公正
- D:促进发展
答 案:D
解 析:此题暂无解析
多选题
1、下列成语中,用来形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基本关系的有()。
- A:命中注定
- B:近朱者赤
- C:愚公移山
- D:入乡随俗
- E:因地制宜
答 案:BCDE
解 析:本题考查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两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们要适应社会环境;(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A选项:命中注定,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体现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故错误。B选项:近朱者赤,说明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C选项:愚公移山,说明人类能够改变环境。D选项:入乡随俗,说明人类要适应社会环境。E选项:因地制宜,说明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以及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2、小魏大学期间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患有轻度抑郁,经过治疗,抑郁症状得到较好的控制。大学毕业后,父母担心小魏不能适应职场竞争而加重抑郁症状,未要求小魏去就业。于是,小魏一直宅在家中,很少和同学来往,也没有认识新的朋友。根据青年阶段发展的主要特征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社会工作者适宜为小魏提供的服务有()。
- A:鼓励小魏参加青年就业联盟,学习相关就业技巧
- B:引导小魏参加社区的志愿活动,服务社区居民
- C:协助小魏重返医院进行抑郁症的诊断评估治疗
- D:鼓励小魏参加青年交友联谊活动,认识新朋友
- E:协助小魏进行自我探索,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
答 案:ABDE
解 析:根据题干结合青少年面临的主要问题,小魏面对的主要是就业问题。针对青年就业问题,社会工作者的干预措施主要有:一是要帮助青年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求职择业。二是推动政府不断完善就业的服务体系,健全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的相互贯通和共享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的大环境。三是帮助在就业中受挫的青年宣泄其负面情绪,促使其作冷静、理智和创造性的思考,协助其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
3、服务对象小安是一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目前寄养在亲戚家,由于之前在原生家庭遭受过家庭暴力造成心理创伤,学校老师将小安转介给社会工作者老谭。老谭在评估中发现,最近小安又被医生诊断为儿童糖尿病,亲戚也不知道如何照顾他。老谭在服务中安排小安参加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缓解其因以往经历引发的问题:为小安的亲戚讲解照顾注意事项,发放儿童糖尿病的知识手册,并联系社区医生,提供疾病管理指导,上述服务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有()
- A:教育者
- B:治疗者
- C:倡导者
- D:联系人
- E:使能者
答 案:ABD
解 析:为小安的亲戚讲解照顾注意事项,发放儿童糖尿病的知识手册,体现了教育者角色,A正确。联系社区医生,提供疾病管理指导,体现了资源链接者和联系人角色,D正确。安排小安参加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缓解其因以往经历引发的问题,体现了治疗者的角色,B正确。
4、小刘因为感情困扰接受社会工作者小王的个案服务,经过两个多月的干预,双方都认为当前的服务目标已实现,小王计划结案。此时,小王需要做的工作有()。
- A:预先告知小刘结案的时间和要求
- B:同理小刘遭遇感情困扰时的感受
- C:鼓励小刘表达对结案的看法和感受
- D:与小刘回顾服务过程,巩固其获得的改变
- E:与小刘深入探讨独立处理感情困扰的方法
答 案:ACDE
解 析:本题考查结案时社会工作者应做好的工作。为了帮助服务对象顺利面对服务工作的结束,社会工作者需要做好以下4项工作:一是预先告知服务对象,让服务对象对服务结束做好准备;二是巩固服务对象在已经开展的服务中获得的改变和进步;三是与服务对象一起进一步探讨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为服务对象结案后独立面对问题做好准备;四是鼓励服务对象表达结案时的情绪,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
5、中年阶段进入更年期,其会导致的行为问题包括( )。
- A:成熟稳重
- B:情绪波动
- C:性格改变
- D:心理自闭
- E:烦躁易怒
答 案:BCE
解 析:BCE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