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3年09月06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3年09月06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3/09/06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9月6日专为备考2023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答 案:对

2、人民警察可以要求被询问人自行书写与被询问事项有关的书面材料。

答 案:对

3、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答 案:错

解 析:《刑法》第41条【管制刑期的计算和折抵】规定,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

4、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一般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答 案:对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修正版)第四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四)电子数据;(五)证人证言:(六)当事人的陈述:(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证据必须经查证属实,方可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5、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答 案:对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64条第1款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6、人民警察也是公民,可以行使一般公民的全部权利和自由。

答 案:错

7、询问不满十八周岁反治安管理的在校学生,应当通知其父母或其老师都到场。

答 案:错

8、人民警察指的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2条规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单选题

1、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被处罚人应当在知道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之日起的()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 A:十五日
  • B:三十日
  • C:六十日
  • D:九十日

答 案:C

2、下列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 A:卖淫
  • B:嫖娼
  • C: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
  • D:强迫他人卖淫

答 案:D

解 析: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6条规定:“卖淫、嫖娼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因此,只有D项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强迫他人卖淫属于性质比较恶劣的侵犯人身权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可定强迫卖淫罪。

3、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人民民主专政
  • C:无产阶级专政
  •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答 案:A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2条第2款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此可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也即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下列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是:

  • A:医院开具《死亡医学证明》
  • B:工商局吊销营业执照
  • C:交警开具违章罚单
  • D:民政局颁发社团登记证书

答 案:A

5、 公民张某,因贩卖毒品罪被公诉机关提起公诉,在法庭审理阶段,张某想着罪行过重迟早会被判死刑,于是便趁机自杀身亡,此案应( )。

  • A:由检察院撤销案件
  • B:由公诉机关撤回起诉
  • C:由法院中止审理
  • D:由法院终止审理

答 案:D

解 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41条第1款规定:“对第一审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作出判决、裁定……(九)被告人死亡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根据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能够确认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因此,D项正确

6、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 A:3
  • B:6
  • C:12
  • D:4

答 案:B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2条第1款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7、张某持刀闯入李某家中,声称要割下其耳朵,面对李某哀求,张某最终放弃,张某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 B:犯罪未遂
  • C:犯罪中止
  • D:不构成犯罪

答 案:C

解 析: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面对李某的哀求,张某自动放弃犯罪,成立犯罪中止。

8、根据市政府整顿农货市场的决定,某区工商局和公安局对农货市场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因某个体户乱设摊点,给予其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该个体户不服,申请复议。此案应以( )为被申请人。

  • A:某区工商局
  • B:某区公安局
  • C:某区工商局和公安局为共同被申请人
  • D:某区工商局和公安局共同的上一级机关为被申请人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只有工商局有权吊销营业执照,公安局没有。因此,不难判断吊销营业执照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工商局作出的,所以此案的被申请人为工商局。

多选题

1、 下列案件中,不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案件有( )。

  • A: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的
  • B:指令下级法院再审的
  • C:自诉人、被告人同时提出上诉的
  • D:自诉人、被告人同时提出上诉,检察院又提出抗诉的
  • E:变更控诉范围,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的

答 案:ABCDE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237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以外,原审人民法院也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故C项、D项正确。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的,属于有新的犯罪事实,故A正确。变更控诉范围,也属于有新的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要补充起诉,故E项正确。再审并不属于上诉,自然不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故B项也正确。

2、《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包括()。

  • A: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 B:监狱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
  • C:国家安全机关的人民警察
  • D: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

答 案:ABCD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2条规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3、 民警刘某认为其所在的公安局局长要求先行拘留某犯罪嫌疑人的命令有错误,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 A: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
  • B:不得中止命令的执行
  • C:不得改变命令的执行
  • D: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必须服从命令
  • E:执行命令的后果由民警刘某负责

答 案:ABCD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32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人民警察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负责。”由此可知,A项、B项、C项、D项均正确。

4、 当事人逾期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

  • A:由作出处罚的行政机关强制执行
  • B: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 C: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 D: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E:实施5日以下的行政拘留

答 案:BCD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51条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由此可知,当事人不自觉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情形下,行政机关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措施促使当事人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内容:(1)加处罚款,B项正确;(2)直接强制(针对依法具有强制执行权的机关,主要包括:公安、国家安全、税务、海关和县级以上政府等),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C项正确;(3)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针对没有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D项正确。A项中作出处罚的行政机关如果没有强制执行权则不能直接强制,表述错误;E项中行政拘留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E项错误,正确为B项、C项和D项。

5、刑事强制措施的对象只能是()

  • A:犯罪人
  • B:被告人
  • C:现行犯
  • D:重大嫌疑对象

答 案:ABCD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应当履行下列哪些职责?()

  • A:管理国籍事务
  • B:组织实施消防工作
  • C:监督管理计算机行业
  • D:参与计划生育执法活动

答 案:AB

7、下列人员中不能作证人的有()

  • A:精神上有缺陷的人
  • B: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表达的人
  • C:当事人的近亲属
  • D: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

答 案:AB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处罚种类的是()。

  • A:警告
  • B:没收违法所得
  • C:责令停产停业
  • D:收缴

答 案:BCD

主观题

1、职务犯罪的主体是什么?

答 案: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如有遭遇暴力执法的执法对象前来机关申诉,你作为办事人员该怎么处理?

答 案:(1)热情接待,冷静处理。首先热情接待来申诉的人员,用真诚的态度,平静申诉人员的情绪。其次,认真听取申诉人员的诉说,并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最后,向申诉人员讲明国家的法律政策,并记下申诉人员的电话和办公室电话,请申诉人员耐心等待调查处理结果。 (2)及时汇报,听取领导指示。及时、如实地向领导报告,并把记录的情况呈交,听取领导指示。

3、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时,不得少于()的照片。

答 案:7人10人

4、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有()按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答 案: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

5、单位进行年终评优,由你进行材料的审核等工作,在结果出来后,有人反映,评优人员中有人的资料不真实,这时,你怎么办?

答 案:(1)面对有人反映自己工作中的问题,一定要冷静处理。
(2)要耐心听取所反映的问题,阅读所反映的材料,然后,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核实,以还事情的本来面目。
(3)如果所反映的问题真实、客观,那么我会向领导承认错误,作深刻的书面检讨,并向领导建议取消其评优资格,并按相应规章制度,给予处分。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反映问题的人的勇于坚持原则的精神和行为。
(4)如果所反映的问题无依据,我会向反映者解释说明,消除其误会并增进团结。
(5)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做到严谨、客观、公正。

6、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答 案: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