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3年09月15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3年09月15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3/09/15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9月15日专为备考2023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继续盘问工作由公安机关公安督察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归口管理。

答 案:错

2、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以进行检査。检査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 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貝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的检査证明文件。

答 案:错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答 案:对

4、询问笔录应当由办案民警记录,被询问人要求就被询问事项自行提供书面材料的,一般不准许。

答 案:错

5、公民和组织因协助人民警察执行职务,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应当获得国家赔偿。()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34条第2款规定:“公民和组织因协助人民警察执行职务,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抚恤或者补偿。”因此,并非应当获得国家赔偿,本题错误。应当注意,在各种法律中,补偿与赔偿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补偿一般是法律基于公平原则而做的填补性规定,目的是填补受害人的损失,对承担补偿责任的个体并不进行否定性评价;而赔偿则是法律为了惩罚责任人而进行的惩罚性规定,目的不仅是填补受害人损失,更侧重惩罚责任人,对承担赔偿责任的个体进行否定性评价。本题提醒各位考生应当注意理解法律术语的概念。

6、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或者组织的权益造成损害的,都要进行赔偿。

答 案:错

7、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

答 案:对

8、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调查人员发现本案当事人是自己的近亲属,应当主动申请回避,在回避决定作出之前应当停止案件调査。

答 案:错

单选题

1、关于侦查中的检查与搜查,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搜查的对象可以是活人的身体,检查只能对现场、物品、尸体进行
  • B:搜查只能由侦查人员进行,检查可以由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查人员主持下进行
  • C:搜查应当出示搜查证,检查不需要任何证件
  • D:搜查和检查对任何对象都可以强制进行

答 案:B

解 析:检查与搜查主要有以下区别:(1)对象不同:搜查的对象既可以是犯罪嫌疑人,也可以是其他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既可以是人身,也可以是住所、物品和其他场所。而检查的对象只能是活人的身体。(2)主体不同:搜查的主体只能是侦查人员,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搜查。而检查的主体包括侦查人员和其他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如聘请的医师、法医。(3)程序要件不同: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检查必须持有证件:进行勘验、检查,必须有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4)强制性不同:进行搜查时,侦查人员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否则被搜查人有权拒绝搜查,因此在有搜查证的情况下,侦查人员可以对任何被搜查人或者住所、物品进行强制搜查。犯罪嫌疑人如果拒绝检查,侦查人员在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强制检查。因此,侦查人员可以强制检查犯罪嫌疑人。但对被害人则不可以强制检查,必须征得本人同意。

2、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涉嫌()。

  • A:间谍罪
  • B:投敌叛变罪
  • C:颠覆国家政权罪
  • D:资敌罪

答 案:A

3、在下列犯罪形态中,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予以论处的是()

  • A:结果加重犯
  • B:继续犯
  • C:想象竞合犯
  • D:吸收犯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刑法基础理论。结果加重犯是指法律上规定的一个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发生了严重的结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由于刑法对结果加重犯规定了比基本犯罪更重的法定刑,所以对结果加重犯只能依照刑法的规定,在较重的法定刑幅度内量刑,不存在“从一重处断”之说,A项错误。继续犯是指作用于同一对象的一个犯罪行为从着手实行到行为终了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刑法对于属于继续犯的犯罪设专条加以规定,并置以相应的法定刑。因此,对继续犯应依刑法规定以一罪论处。吸收犯的处罚原则是依照吸收行为所构成的犯罪处断,被吸收的犯罪行为失去存在意义的,不再予以定罪,不实行数罪并罚,D。对于想象竞合犯,理论通说认为应当“从一重处罚”,即按照数罪中最重的一个罪所规定的刑罚处罚。

4、 下列关于《国家赔偿法》规定的2年请求权利时效的表述,哪一项不正确?( )

  • A:无时效中止的规定
  • B: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 C:无时效中断的规定
  • D:自具体行政行为被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

答 案:A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39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的,适用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有关时效的规定。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显然,请求权利时效中止是有明确规定的,故A项错误,当选。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无时效中断的规定,故B项、C项、D项正确。

5、下列哪些情形不应当减轻或者不应不予处罚?()

  • A:甲诈骗后有立功表现的
  • B:乙抢夺是出于他人胁迫。
  • C:丁过失违反治安管理

答 案:C

6、下列关于人民警察履行义务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民警张某在日常设卡检查时,遇有孕妇魏某临产去医院的求助,立即予以救助
  • B:民警钱某在派出所值班期间接到辖区居民因琐事发生斗殴的警情,立即出警处理
  • C:民警赵某对前来请求帮助的债权债务关系人,告知其自行协商,若协商不成可以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D:民警孙某值班期间遇有犯罪嫌疑人前来投案,由于本单位没有管辖权,告诉其向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投案

答 案:D

解 析:公安机关对犯罪嫌人的投案,都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故本题答案为D。

7、行政机关对当事人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

  • A:上级行政机关只能令其受理
  • B:上级行政机关应当直接受理
  • C:由人民法院裁定其受理
  • D: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受理

答 案:D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20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受理;必要时,上级行政机关也可以直接受理。”故D项正确。

8、 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 )。

  • A:撤销许可
  • B:吊销许可
  • C:注销许可
  • D:核销许可

答 案:C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7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二)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故C项正确。考生除了牢记行政许可注销的几种情形外,还要明确区分吊销、核销。吊销行政许可,是在被许可人依法取得行政许可后,利用许可实施了违法行为,执法机关依法吊销其行政许可。因为被吊销的原因是当事人违法,因此,因吊销行政许可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由当事人自己承担。核销,从字面上理解是审核后销账,主要用于经济活动,不用于行政许可相关活动。第32条第1款第2项规定:“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第32条第2款规定:“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多选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为()。

  • A:国际惯例
  • B:宪法
  • C:道德
  • D:法律

答 案:BD

2、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 B:公民有罢工的权利
  •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 D: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答 案:ACD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按照宪法基本理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的人民是主人,自然也是企业的主人,主人是不会罢工的,因此宪法和法律都没有賦予公民有罢工的权利。

3、 再审程序应当提起和开始的根据有( )。

  • A:当事人的申诉
  • B:人民检察院的抗诉
  • C:人民法院的再审决定
  • D:同级人大代表提出议案
  • E:律师的法律意见

答 案:BC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254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由此可见,再审程序的启动有两种情况:(1)法院系统内发现错误判决和裁定,由法院作出再审决定;(2)检察院发现法院作出错误判决和裁定,由检察院向法院提出抗诉,法院再启动再审。故B项、C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252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由此可见,当事人的申诉并不意味着立即引起再审程序,上述司法机关在接受了当事人及其近亲属的申诉之后,要对其提供的材料包括证据进行审查,因此A项错误。D项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应该经过法定程序才有可能启动再审程序,仅仅是提出议案是不能启动再审程序的,排除。E项律师的法律意见没有法律效力,不会引起再审程序,排除。

4、应当终止调査案件的情形()。

  • A:述法行为已经过追究时效
  • B:证法嫌疑人死亡
  • C:没有违法事实
  • D:其他需要终止调査的情形

答 案:ABCD

5、接到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査的案件《逮捕决定书》后,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应当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逮捕证》
  • B:必须由公安机关民警执行,并将执行回执及时送达作岀逮捕决定的人民检察院
  • C:公安机关只需开具《逮捕证》,交由检察院工作人员宣布逮捕
  • D:如果执行前犯罪嫌疑人未被羁押,公安机关民警执行并宣布逮捕后,将嫌疑人和签字后的《逮捕证》一并交给检察院即可

答 案:CD

6、某公司负责人江某涉嫌非法拘禁罪被立案侦查。如要逮捕江某,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 A:江某可能被判处徒刑以上的刑罚
  • B:有证据能够证明江某实施了非法拘禁犯罪
  • C:江某具有很大的社会危险性
  • D:江某有海外账户

答 案:ABC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79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1)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5)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本题中,江某实施的是非法拘禁犯罪行为,而不是经济犯罪,所以与海外账户不存在关联性,自然也不是逮捕的条件。

7、以下凡种情况不届于正当防卫:()。

  • A:防卫挑拨
  • B:相互的非法侵害行为
  • C:为保护非法利益而实施的防卫
  • D:对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

答 案:ABC

8、下列情形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有()。

  • A:公共场所私设电网致多人死亡
  • B:在人群密集处故意驾车撞人致多人死亡
  • C:制造输入坏血、病毒血致多名患者感染上悪性传染病
  • D:在公共场所向人群开枪

答 案:ABCD

主观题

1、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答 案: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2、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主要内容?

答 案: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

3、简述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答 案:(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可能判出徒刑以上刑罚;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有逮捕必要。

4、单位进行年终评优,由你进行材料的审核等工作,在结果出来后,有人反映,评优人员中有人的资料不真实,这时,你怎么办?

答 案:(1)面对有人反映自己工作中的问题,一定要冷静处理。
(2)要耐心听取所反映的问题,阅读所反映的材料,然后,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核实,以还事情的本来面目。
(3)如果所反映的问题真实、客观,那么我会向领导承认错误,作深刻的书面检讨,并向领导建议取消其评优资格,并按相应规章制度,给予处分。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反映问题的人的勇于坚持原则的精神和行为。
(4)如果所反映的问题无依据,我会向反映者解释说明,消除其误会并增进团结。
(5)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做到严谨、客观、公正。

5、怎样理解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

答 案: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改建议,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修改。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

6、老同事当众严厉的批评你服务意识不强,你会怎么看?

答 案:(1)面对老同事的批评,我会虚心接受,当场道歉。
(2)老同事批评我也是对我的爱护,说明老同事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我因有这样的同事而感到荣幸。
(3)我会认真反省自己,查找原因,如果是自己工作做的不到位,那么要加强学习,强化服务意识,多向领导和老同事请教,加强与同事的沟通交流。如果是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的问题,要改变工作方式,学习老同事的工作经验,做好本职工作,和谐同事关系。赢得领导的信任,同事的尊敬。
(4)如果是老同事误会了我,我会在恰当的时间、地点婉转的表达我的意思和感谢,增进彼此的了解,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