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9月20日专为备考2023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鲁迅《灯下漫笔》发表在()。
- A:《语丝》
- B:《莽原》周刊
- C:《小说月报》
- D:《创造》周刊
答 案:B
解 析:《灯下漫笔》写于1924年4月29日,最初分两次发表于1925年5月1日、22日《莽原》周刊第2期和第5期,后收入《坟》。《灯下漫笔》循着《语丝》的办刊原则,任意而谈,无所顾及,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文笔轻松洒脱,却清晰而深刻地论证了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的重大问题,对社会的发展寄予极大的期望之情,显示出鲁迅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贯思想与追求。
2、关于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此诗写作于抗日战争临近胜利之时
- B:此诗抒发了诗人深沉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 C:“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敌人对祖国的侵略和践踏
- D:“激怒的风”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愤怒与反抗
答 案:A
解 析: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1938年11月17日,发表于同年12月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便写下了这首诗。
主观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2)丘之未逮也,而有志焉。
(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7)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答 案:(1)孔子的慨叹,大概是感叹鲁国(祭祀僭行天子之礼)的现状。(2)我没有赶上,可是心里却十分向往。
(3)大道运行的时代,天下为全民共有,推选有贤德和有才能的人参与管理,讲求诚信,谋求友爱和睦。(与,同“举”,推举。)
(4)所以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是把自己的子女当子女,使老人们都能安享晚年,壮年们都能有贡献才力的地方,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亲:以……为亲,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子:以……为子,也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5)因此邪恶的图谋被抑制而不能兴起,盗窃抢劫的恶行不会发生,因此外门不用上栓紧闭,这就是大同世界。(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6)用礼正定君臣的名分,用礼使父子关系淳厚,用礼使兄弟情谊和睦,用礼使夫妻感情和谐。
(7)用礼表明道义,用礼考察诚信,辨明过错,以仁爱为典范,讲求礼让,向民众昭示为人行事的常规。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案:全诗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之情,表现了对世无英才的慨叹,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所向往的君臣济世、清平政治的理想,表明了报国无门的忧思。
填空题
1、《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
答 案:女神
2、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答 案:不尽长江滚滚来
写作题
1、根据要求作文。请以“付出与收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本次写作除诗歌外,不限文体,可以以一篇记叙文讲述一个关于“付出与收获”故事,也可以就“付出与回报”间的关系展开议论,也可就该主题写一篇小说。注意文体分明,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经典事例】
1.水滴石穿,铁杵磨成针等经典故事。
2.化学家凯库勒日思夜想,最终梦中发现苯环结构。
3.袁隆平发现杂交水稻的艰辛付出。
【名人名言】
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4.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成功的花》
5.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中学生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正确地解答一道题,成功地完成一次实验,有创意地上好一节讨论课,常常来源于一个正确的思路。思路可能引人实现目标,也可能引人误入歧途。思路背后的东西。更是让人难以言说。
请以“思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根据材料可知“思路”这个话题写作空间比较宽阔,考生很容易脱离中心或者干脆无法确立中心。在写作时,首先要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可以从“正确的思路带来成功,错误的思路带来失败”展开论述,重点在于展现“拥有正确思路的重要性”。此外,考生还可以进一步论述“如何学会正确思考,获得正确的思路”。【经典事例】
1.一个A鞋厂的推销员,一个B鞋厂的推销员,同时来到太平洋一个岛国推销鞋。他们看到同一个事实:这里的人不穿鞋。A鞋厂的推销员向厂部发回信息说:“这里的人不穿鞋,鞋在这里没有市场。”然后就离开了这里。B鞋厂的推销员向厂部发回信息说:“这里的人还没有穿鞋,市场前景看好。”然后他把一双最好看的鞋送给国王穿,这里的人看到国王穿鞋,结果人人穿鞋。于是他在这里开设了卖鞋的商店……后来,A鞋厂倒闭了,B鞋厂发财了。
2.秀才赶考,考前一个梦见自己在墙头种白菜,他认为这个梦寓意自己会无功而返,于是第二天便收拾东西准备返乡。客栈老板不觉得如此,反而恭喜秀才,说“墙头种白菜就是‘高种(中)’,今年科举必高中呀!”后来,秀才果然中了探花。
【名人名言】
1.三思而后行。——孔子
2.在我看来,思路清晰的主要标志是一个人独自在一处徘徊的能力。——(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
3.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决定作为。——王维维
4.思路正确打胜仗,思路错误打败仗,没有思路打乱仗。——李家祥
简答题
1、为什么要制定《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
答 案:①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②外来入侵物种扩散途径更加多样化、隐蔽化。
2、文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 案:①举例论证②对比论证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