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3年09月24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

2023年09月24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

2023/09/24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9月24日专为备考2023年公安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公安部在国务院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公安工作,是全国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相关法条】《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一款公安部在国务院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公安工作,是全国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

2、公安政策是由党和人民群众制定的,体现了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意志。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政策是由党和国家所制定的,是党关于公安工作的主张和要求,体现了党的意志,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权威性和规范性。

3、公安机关权力的单向性,即公安机关权力的行使,是国家意志单向性表示,不以相对人同意与否为先决条件。(  )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权力的行使,是国家意志单向性表示,不以相对人同意与否为先决条件。故本题说法正确。

4、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答 案:对

解 析:《刑法》第133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故本题判断正确。

5、在发生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时,需要各警种联合作战,但允许各警种和人民警察有权对不属于其职责范围的事项拒绝执行。 ( )

答 案:错

解 析:在发生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时,需要各警种联合作战,在需要履行职责时,不允许人民警察借口不属于其职责范围而拒绝执行。

6、公安工作中对于执行政策与执行法律应当分清主次,区分对待。(   )

答 案:错

7、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是衡量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

答 案:对

解 析:衡量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是: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
公安机关是人民的公安机关,它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它执行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公安机关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是衡量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公安工作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证。

8、对不满14周岁的违法行为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作出处罚决定,但不送达拘留所执行。()

  • A:V
  • B:X

答 案:错

解 析: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处罚法,不追究行政责任,具体来说是指公安机关不能对其警告、罚款、行政拘留。 治安管理处罚法针对的是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治安处罚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单选题

1、1895年,发现了X射线,并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照片。

  • A:汤姆生
  • B:玻尔
  • C:伦琴
  • D:赫兹

答 案:C

解 析:伦琴在1895年11月做真空管放电实验时,发现了一种新的射线现象并称之为X射线。故本题答案选C

2、()的隐蔽性和公开性,决定了公安工作的隐蔽性和公开性的特点。

  • A:工作方式
  • B:工作对象
  • C:工作过程
  • D:工作手段

答 案:B

解 析:公安工作对象具有隐蔽性和公开性的特点。

3、公安工作的内容是由法律和()所确定,必须按照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来实施。

  • A:行政法规
  • B:部门规章
  • C:地方性法规
  • D:公安法规

答 案:D

解 析:公安工作的内容由法律和公安法规所确定,必须按照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来实施。

4、公安机关找违反治安管理人员调查案件事实,制作的是( )。

  • A:谈话笔录
  • B:询问笔录
  • C:盘问记录
  • D:讯问笔录

答 案:B

5、下列行政处罚中,适用简易程序的是:

  • A:拘留
  • B:没收非法财物
  • C:暂扣许可证
  • D:对某法人罚款960元

答 案: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年)第五十一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二百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本条是对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规定,由此可见,对法人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适用简易程序。故本题选D。

6、国家是维护()的暴力组织。

  • A:统治阶级利益
  • B:被统治阶级利益
  • C:剥削阶级利益
  • D:人民群众利益

答 案:A

解 析:国家的本质是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暴力组织。

7、公安机关要有力地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积极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尤其是()的严重犯罪活动。

  • A:经济领域
  • B:社会领域
  • C:文化领域
  • D:政治领域

答 案:A

解 析:经济犯罪是非暴力犯罪,犯罪分子往往通过欺诈手段获取大量非法利益,不仅损害公民个人利益,而且侵害了国家和集体利益,更严重的会危害国家的经济基础,进而影响国家政权,其危害程度不亚于盗窃、杀人等刑事案件。

8、张某家住北京市东城区,在朝阳区有一处商业用房,市拆迁办(在西城区)决定对其房屋拆迁,张某不服,诉至法院,此案应由哪个法院受理:

  • A:朝阳区法院
  • B:东城区法院
  • C:西城区法院
  • D:以上三个法院都可以

答 案:A

多选题

1、人民警察发生下列哪些情况,不得辞退?()

  • A:在哺乳期间的
  • B:因公而丧失工作能力的
  • C:负伤
  • D:患有严重疾病正在治疗的

答 案:ABD

解 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第6条规定:“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退:(一)因公负伤致残并被确认丧失工作能力的;(二)患严重疾病或者负伤正在进行治疗的;(三)在孕期、产期或者哺乳期内的。”

2、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对策,它与()等,构成了统一完整的公安对策体系。

  • A:公安纪律
  • B:公安法制
  • C:公安专业对策
  • D: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

答 案:BCD

解 析: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对策,它与公安法制、公安专业对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安对策体系。

3、下列情形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有()。

  • A:公共场所私设电网致人死亡
  • B:在公共场所向人群开枪
  • C:在人群密集处故意驾车撞人致使多人伤亡
  • D:制造输入坏血、病毒血致使多名患者染上恶性传染病

答 案:ABCD

4、民用危险物品包括()。

  • A:管制刀具
  • B:易燃易爆物品
  • C:放射性物品
  • D:可卡因等毒品

答 案:ABC

解 析:D项毒品属于违禁品。

5、我国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一阶级属性使它与剥削阶级国家警察机关划清了界限,表现在( )

  • A:.两种警察所维护的阶级利益不同
  • B:.两种警察在专政对象上不同
  • C:.两种警察在专政的目的上不同
  • D:.两种警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同

答 案:ABCD

解 析:我国公安机关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属性,使它与剥削阶级国家警察机关划清了界限,尤其在以下几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不同:一是两种警察所维护的阶级利益不同;二是两种警察在专政对象上不同;三是两种警察在专政的目的上不同;四是两种警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同。

6、人民警察应具备的法律素质,主要体现为()。

  • A:执法活动所应掌握的法律知识
  • B: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 C:执法活动所应具备的技能
  • D:通过司法考试

答 案:ABC

解 析:法律素质是指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所应具备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的综合体现,包括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执法活动所应掌握的法律知识和所应具备的技能。D项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明显是更高的要求,目前是人民法官、人民检察官和公证员的必备从业资格;公安改革的方向是要求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法制预审审核等岗位人员通过司法考试,但是要求全体民警通过司法考试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7、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刑事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的事项有:

  • A: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 B: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 C: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 D: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 E: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

答 案:ABCDE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故本题选ABCDE。

8、 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包括( )。

  • A:维护国家安全
  • B: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 C: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 D: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合法财产
  • E: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答 案:ABCDE

解 析:公安机关有五项基本任务:一、维护国家安全;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三、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四、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五、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主观题

1、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是什么?

答 案: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4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是警察机关及人民警察警务活动的基本原则。

2、发生重大治安案件、重大刑事案件、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暴乱、骚乱以及追捕逃犯等紧急情况,在建制不明时,由谁负责指挥?

答 案:行政职务高的公安民警。

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由什么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

答 案: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

4、人民警察违法使用武器致人伤亡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答 案: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实施哪些行为属于拒绝或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

答 案:1、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2、对执行救人任务的警车故意设?障碍。3、阻碍执行追捕任务的人民警察进入犯罪嫌疑人可能藏身的房间。4、对执行警卫任务的警车故意设?障碍。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担任人民警察领导职务的人员应当具备何种专业知识。

答 案:法律专业知识。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