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9月28日专为备考2023年公安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公共秩序管理工作主要指对人群聚集或进行公众活动的公共场所治安秩序的维护管理工作。
答 案:对
2、警察在本质上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意志,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 )
答 案:对
解 析:警察的本质就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本题说法正确。
3、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是党和政府的群众路线在公安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答 案:对
解 析:在公安工作中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同样是我国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是党和政府的群众路线在公安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4、生猪屠宰检疫是行政许可行为。()
答 案:对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19年)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动物检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21年)赋予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行政许可行为,是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因此生猪屠宰检疫是行政许可行为。故本题判断正确。
5、如果片面强调严肃而忽视了谨慎,就会伤害无辜,犯扩大化的错误;如果片面强调谨慎而忽视了严肃,就会放纵坏人,犯打击不力的错误。()
答 案:对
解 析:严肃要以谨慎为保证,谨慎要服从严肃的要求。在刑事斗争方面,要始终全面地贯彻这一政策。严肃不忘谨慎,谨慎不忘严肃,两者不可偏废,不可脱节。如果片面强调严肃而忽视了谨慎,就会伤害无辜,犯扩大化的错误;如果片面强调谨慎而忽视了严肃,就会放纵坏人,犯打击不力的错误。
6、社会监督是来自公安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监督。()
答 案:错
解 析:社会监督,是指来自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团体和公民,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的制度,如政协提案监督、群众投诉监督等。
7、监视居住的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答 案:错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8、公安机关职责具有法律性,即公安机关的职责是由国家法律和法规所确认的。
答 案:对
单选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高压水枪:
- A:属于警械
- B:属于武器
- C:既不属于警械,也不属于武器
- D:既属于警械,也属于武器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第三条规定,“本条例所称警械,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手铐、脚镣、警绳等警用器械;所称武器,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枪支、弹药等致命性警用武器”。根据条例的规定,高压水枪属于警械。故本题选A。
2、公安机关在实施治安管理处罚中,应当坚持教育多数,处罚少数,通过处罚达到教育目的。这是治安管理处罚的()原则。
- A: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 B:行为与处罚法定
- C:处罚公正、公开
- D:保障当事人权利
答 案:A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该原则的基本精神是教育多数,处罚少数,通过处罚起到教育的目的。
3、根据案情,以下对吴某行为性质正确的判断是()。
- A:正当防卫
- B:偶然防卫
- C:相互斗殴
- D:防卫挑拨
答 案:D
解 析:吴某先辱骂钱某,逼的其扑打自己,这种为了侵害对方,故意引起对方对自己实施不法侵害,然后以正当防卫为借口,给对方造成侵害的行为,属于防卫挑拨,因其主观方面不具备防卫意图,故不属于正当防卫。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4、()是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
- A: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 B:维护国家安全
- C: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
- D: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答 案:B
解 析:维护国家安全是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维护国家安全,就是保卫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受侵犯,保卫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5、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情形,经警告无效,可以使用武器的是
- A:暴力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
- B:聚众赌博
- C: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危及公民生命安全
- D:拐卖妇女、儿童
答 案:C
6、公安执法监督的核心是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行使职权活动的()进行监督。
- A:合法性
- B:公正性
- C:合理性
- D:程序性
答 案:A
解 析:公安执法监督的核心是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活动合法性的监督。
7、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对象是()。
- A: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单位
- B: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自然人
- C: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公民和单位
- D:违反治安管理并己够刑事处罚的自然人和单位
答 案:C
8、执法为民,就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A: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 B: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C: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 D: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
答 案:B
多选题
1、老李在参加培训前也曾做了大量的社区安全防范宣传工作(内容如下),老李所宣传的具体内容恰当的有()。
- A:重点防范是指对发生治安侵害后危害大、影响大的重点部位,要严密防范措施
- B:专业防范的社会有关机构通过专门手段进行的防范
- C:防范的内容有:防盗窃、防诈骗、防毒品、防火灾、防治安灾害事故等
- D:根据防范所凭借的力量与媒介不同,可分为人防、物防、技防、意识防范
答 案:BC
解 析:A项重点防范的定义偏颇片面,重点防范不仅仅包括治安侵害发生后的情况,还包括在治安侵害还没有发生时就要考虑其发生的可能性而重点防范;D项防范的分类有误,“意识防范”属于“人防”的范畴,不应当并列。B项、C项正确,应当入选。
2、人民警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撤职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 A:实施刑讯逼供的
- B:授意他人实施刑讯逼供的
- C:唆使他人实施刑讯逼供的
- D:强迫他人实施刑讯逼供的
答 案:ABCD
3、民用危险物品包括()。
- A:管制刀具
- B:易燃易爆物品
- C:放射性物品
- D:可卡因等毒品
答 案:ABC
解 析:D项毒品属于违禁品。
4、公安机关要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就要做到( )。
- A:探讨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 B: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敌情、社情
- C:协助党委和政府推动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
- D:及时向党委和政府汇报综合治理的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答 案:ABCD
解 析:本题考查公安机关“首先要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的具体要求。答案为ABCD。
5、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 A:积极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 B:及时发现和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以避免造成危害国家安全的严重后果
- C:坚决惩治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
- D:坚决打击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也警戒其他不法分子
答 案:ABD
解 析:C项“坚决惩治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是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之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内容。
6、 下列关于警察职能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警察的职能,是指警察的社会效能和作用
- B:警察的职能是由国家的职能决定的
- C:警察的基本职能是政治镇压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 D: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强烈的阶级性,警察的社会管理职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
答 案:ABCD
解 析:公安机关的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对于国家与社会所应起的效能与作用。公安机关的性质是公安机关职能的根据,而公安机关的职能则从社会作用上反映了公安机关的性质。从调整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关系的作用来看,公安机关具有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强烈的阶级性。警察的社会管理职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从上述论述可知,4个选项均正确。相关论述详见辅警考试专用教材《公安素质测试备考指导》。
7、党和国家的公安基本政策,分别载人()的正式文件之中。
- A:党中央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C:全国人大常委会
- D:国务院
答 案:ABCD
解 析:公安政策是由党和国家制定的,实际工作中的公安政策是以各种决定、命令、纲领、口号等作为其表现形式,分别被载入党中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的正式文件之中,还有许多政策被写进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公安工作文件里。
8、对醉酒的人可以使用的约束条件有()。
- A:对本人有危险
- B:在醉酒状态中
- C:对公共安全有威胁
- D:醉酒后沉沉睡去
答 案:ABC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5条规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本题中,法律之所以对醉酒状态的人予以约束,是为了防止醉酒之人神志不清有危险,不管是对醉酒本人还是他人,或是公共安全,都应该予以约束。D项“沉沉睡去”不会危及本人、他人的安全,可以不进行约束。但是在看护时要注意呕吐物,防止呕吐物堵塞鼻孔、喉咙导致窒息等意外死亡。
主观题
1、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原则是什么?
答 案:一、制止违法犯罪。二、不得造成无关人员伤亡。三、尽量减少财产损失。四、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2、人民警察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的,怎样处罚?
答 案: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3、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是什么?
答 案: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4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是警察机关及人民警察警务活动的基本原则。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实施哪些行为属于拒绝或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
答 案:1、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2、对执行救人任务的警车故意设?障碍。3、阻碍执行追捕任务的人民警察进入犯罪嫌疑人可能藏身的房间。4、对执行警卫任务的警车故意设?障碍。
5、人民警察的任务是什么?
答 案:一、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二、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三、保护公共财产。四、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6、人民警察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受伤的,应当怎么处理?
答 案:一、及时抢救受伤人员,二、保护现场三、立即向当的公安机关或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报告。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