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9月30日专为备考2023年公安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人民警察义务具有以下特点:人民警察义务主体的普遍性,人民警察义务具有不平等性,人民警察义务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任用行为。()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的义务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主体特定性;二是平等性;三是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任用行为。
2、紧急避险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 案:对
解 析:《刑法》第二十一条【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故本题说法正确。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施力量是综合性的。既要发挥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国家安全等专门机关的骨干作用和职能作用,更要发挥各部门、各系统、各社会团体、各群众组织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
答 案:对
解 析:综合治理的实施力量是综合性的,既要发挥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国家安全等专门机关的骨干作用、职能作用,而且要发挥各部门、各系统、各社会团体、各群众组织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
4、公安工作是围绕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维护需要适用法律、法规的专门工作。
答 案:对
5、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答 案:对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故本说法正确。
6、中国的近代警察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后的产物。 ( )
答 案:对
解 析:中国的近代警察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后的产物。鸦片战争以后,欧洲和日本的资产阶级“警察行政”思想开始传入中国。19世纪末,许多地方开始试办警政机构。故本题说法正确。
7、《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无须履行职责。()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9条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应当履行职责。”这是法律明确赋予人民警察的特殊责任义务。
8、公安工作是由公安机关以国家名义按国家法律赋予的职权进行社会行政管理,执行国家意志,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活动。
答 案:错
解 析:本题属于偷换概念。公安工作是人民警察根据国家法律赋予的职权,以国家名义进行社会管理,贯彻国家意志,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活动。
单选题
1、()是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
- A: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 B:维护国家安全
- C: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
- D: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答 案:B
解 析:维护国家安全是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维护国家安全,就是保卫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受侵犯,保卫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2、公安执法监督的核心是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行使职权活动的()进行监督。
- A:合法性
- B:公正性
- C:合理性
- D:程序性
答 案:A
解 析:公安执法监督的核心是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活动合法性的监督。
3、公安机关要有力地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积极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尤其是()的严重犯罪活动。
- A:经济领域
- B:社会领域
- C:文化领域
- D:政治领域
答 案:A
解 析:经济犯罪是非暴力犯罪,犯罪分子往往通过欺诈手段获取大量非法利益,不仅损害公民个人利益,而且侵害了国家和集体利益,更严重的会危害国家的经济基础,进而影响国家政权,其危害程度不亚于盗窃、杀人等刑事案件。
4、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 A:绝对领导
- B:间接领导
- C:直接领导
- D:相对领导
答 案:A
解 析:1950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全国经济保卫工作会议上提出:“保卫工作必须特别强调党的领导作用,并在实际上受党委直接领导,否则是危险的。”这一指示确立了我国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
5、公安机关保卫国家安全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 A:公安领导工作
- B:公安专业工作
- C:公安政治工作
- D:公安法制工作
答 案:B
解 析:公安机关保卫国家安全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公安专业工作实现的。
6、下列关于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观点错误的是()。
- A:这种结合是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
- B:在结合中,双方共同发挥作用,形成合力,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 C:公安机关和广大群众结合得好不好,责任在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两方面
- D:是在双方目标一致基础上的结合
答 案:C
解 析: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的结合,是在双方目标一致基础上的结合,这种结合是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在结合中,双方共同发挥作用,形成合力,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公安机关和广大群众结合得好不好,责任在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两方面。
7、()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
- A:打击
- B:防范
- C:教育
- D:管理
答 案:A
解 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就是打击,而且要打出声成,打出威慑力,狠杀严重犯罪分子的气焰,有力地遏制严重刑事犯罪。从而完成综合治理的防范、教育、管理、建设和改造的任务。
8、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安机关的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
- A:对公安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 B:对公安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 C:对公安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 D:不服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
答 案:D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8条第1款规定:“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据此,D项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
多选题
1、 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包括( )。
- A:维护国家安全
- B: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 C: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 D: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合法财产
- E: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答 案:ABCDE
解 析:公安机关有五项基本任务:一、维护国家安全;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三、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四、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五、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2、公安机关有权做出的治安行政处罚是()。
- A:限期出境和驱逐出境
- B:责令停产停业
- C:行政处分
- D:没收违法所得或者非法财物
答 案:ABD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一)警告;(二)罚款;(三)行政拘留;(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C项行政处分的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属于对内的制裁行为,而不针对社会群体。
3、行为人有()行为之一的,应当对其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A:阻碍人民警察调查取证
- B: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
- C: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追捕进入有关场所
- D:对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故意设置障碍
- E:询问前来搜查的警察是否有搜查证
答 案:ABCD
解 析:A、B、C、D四项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3年)第三十五条规定,“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一)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二)阻碍人民警察调查取证的;(三)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追捕、搜查、救险等任务进入有关住所、场所的;(四)对执行救人、救险、追捕、警卫等紧急任务的警车故意设置障碍的;(五)有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其他行为的。以暴力、威胁方法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E项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因此,人民警察进行搜查需要出示搜查证,询问前来搜查的警察是否有搜查证是行为人的权利。故本题选ABCD。
4、宪法规定,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有:
- A:具有中国国籍
- B:年满18周岁
- C:享有政治权利
- D:有固定职业
答 案:ABC
解 析:我国《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岀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故本题答案为ABC
5、对醉酒的人可以使用的约束条件有()。
- A:对本人有危险
- B:在醉酒状态中
- C:对公共安全有威胁
- D:醉酒后沉沉睡去
答 案:ABC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5条规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本题中,法律之所以对醉酒状态的人予以约束,是为了防止醉酒之人神志不清有危险,不管是对醉酒本人还是他人,或是公共安全,都应该予以约束。D项“沉沉睡去”不会危及本人、他人的安全,可以不进行约束。但是在看护时要注意呕吐物,防止呕吐物堵塞鼻孔、喉咙导致窒息等意外死亡。
6、我国的公安机关是()。
- A:国家治安行政机关
- B:国家刑事执法机关
- C:立法机关
- D:检察机关
答 案:AB
解 析: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治安行政机关和刑事执法机关。
7、 下列关于警察职能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警察的职能,是指警察的社会效能和作用
- B:警察的职能是由国家的职能决定的
- C:警察的基本职能是政治镇压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 D: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强烈的阶级性,警察的社会管理职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
答 案:ABCD
解 析:公安机关的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对于国家与社会所应起的效能与作用。公安机关的性质是公安机关职能的根据,而公安机关的职能则从社会作用上反映了公安机关的性质。从调整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关系的作用来看,公安机关具有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强烈的阶级性。警察的社会管理职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从上述论述可知,4个选项均正确。相关论述详见辅警考试专用教材《公安素质测试备考指导》。
8、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有()。
- A:促进经济发展
- B:增加就业
- C:穏定物价
- 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答 案:ABCD
主观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谁负责?
答 案: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
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什么责任?
答 案:刑事责任。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由什么机构监制?
答 案:公安部。
4、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是什么?
答 案: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4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是警察机关及人民警察警务活动的基本原则。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非法持有、使用人民警察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的,由公安机关怎么处理?
答 案: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警告。
6、《纪律条令》规定的哪些行为一律给予开除处分?
答 案:一、逃往境外或者非法出境、违反规定滞留境外不归的;二、参与、包庇或者纵容危害国家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三、参与、包庇或者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活动的;四、向犯罪嫌疑人通风报信的;五、私放他人出入境的。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