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10月2日专为备考2023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2018年国际社会工作者日的主题是“促进社区与环境的可持续性”,该主题突出体现的社会工作目标是()。
- A:激发潜能
- B:促进社会发展
- C:缓解困难
- D:弘扬人道主义
答 案:B
解 析:社会层面的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A.C项属于社会工作在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D项属于社会工作在文化层面的目标。
2、()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最大限度地启动和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及外在资源。
- A:教育小组
- B:成长小组
- C:支持小组
- D:心理治疗小组
答 案:B
解 析:成长小组的工作旨在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从而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的内在及外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地发展。
3、社会工作者小关针对社区“停车难”问题召开居民会议,引导居民就“停车难”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进行了讨论。从社区分析的角度看,小关的做法属于( )。
- A:探寻问题起源
- B:界定问题
- C:明确问题范围
- D:描述问题
答 案:B
解 析:社工引导居民就停车难问题进行讨论。就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进行讨论的目的就在于全面准确界定该问题,已深化对于问题的认识,从而解决问题。
4、社会工作者小刘在社区开展困境老人关怀服务,小刘首先解决的是生活问题,接着,小刘将生活困境分为经济收入,生活照料,情感支持和权益保护等几个方面的具体问题,然后,小刘分析了这些具体问题产生原因。从问题认识和分析方法的角度看,小刘的做法属于()
- A:SWOT分析法
- B:分支法
- C:PEST分析法
- D:问题认识工作表
答 案:B
解 析:社工小刘层层分解问题,不断细化问题即将整理问题进行分解,化成若干支干。知识点:社会服务方案策划的概念与方法
5、社会服务机构通常是指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兴办的,为特定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 )。
- A:营利性机构
- B:企业
- C:学校
- D:非营利组织
答 案:D
解 析:社会服务机构通常是指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兴办的,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包括专业社会工作者、半专业的服务人员、辅助工作人员等,为特定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非营利组织。本题考查的是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注意理解其非营利性。
多选题
1、关于个案工作中专业关系建立的正确说法有( )。
- A: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要多支持和鼓励
- B:社会工作者应该接纳服务对象的不同观点
- C:个案服务中的专业关系若不能建立,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则很难继续
- D:个案服务对象寻求帮助的动力和信心建立在良好的专业关系基础上
- E: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建立完全取决于服务对象的配合
答 案:ABCD
解 析:从初次与求助对象接触,倾听求助对象的要求,到接受求助对象成为机构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在整个过程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专业关系的建立。由于这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第一次正式接触,因此,专业关系建立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服务对象进一步寻求服务机构帮助的动力和信心。
2、社会工作者小周正在撰写一个旨在为特殊困难家庭提供社区支援服务的项目书,准备向政府申请资助。该项目书中必须说明的内容有( )。
- A:介绍小周个人提供相关服务的经验
- B:列出项目预算明细,并说明测算标准
- C:明确项目开展的服务目标、内容和形式
- D:分析本社区特殊困难家庭的特征和需求
- E:描述国外特殊困难家庭社区支援服务的发展现状
答 案:ABCD
解 析:本题考察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方法。机构要想从政府、基金会获得经费支持。在项目申请书中要说明以下内容向政府或基金会申请这笔经费支持的意义,或申请这笔经费(有时是实物)要做什么,其用途要符合社会福利或社会公益目标,符合政府或基金会的资助目标;说明资助的重要性,即这笔资金对于项目对象的必要性;说明资助额及申请这一数量资助的原因,需要列出较细致的项目预算;要说明怎样使用这笔资助,即怎样将这笔资助运用于机构的服务;要说明使用这笔资助可能达到的预期效果;要说明使用这笔资助的社会交代的方法,即如何向资助者报告资助项目的结果。服务项目不同、资助方不同,项目申请书的写法也略有不同,但上述几个方面是必须要说清楚的。
3、在“医路同行”肿瘤患者照顾者减压小组中,社会工作者小戚设计了"压力面面观",邀请组员讲述压力来源及减压方法,引发了组员的热烈讨论情境中,需要小戚运用限制技巧的有()。
- A:徐阿姨谈到异地就医中的问题,引发了组员对地区医疗差异的讨论
- B:吴先生详细介绍了妻子辗转就医的经历,严重超出了规定的发言时间
- C:陈奶奶讲述了其他年轻病友因患病无法工作并对家人产生的内疚感
- D:一向沉默寡言的张叔叔首先发言,讲述了儿子病情变化带来的压力
- E:奚叔叔讲述无法平衡工作和照顾家庭带来的压力,介绍了减压方法
答 案:ABC
解 析:本题考查的是小组讨论的限制技巧。限制的技巧当一些小组组员垄断小组讨论时,或当组员的发言太抽象时,或当小组讨论脱离主题范围时,社会工作者要采取限制的手段来处理小组或小组组员的行为。这里的限制手段包括社会工作者用“是不是”的言辞问询其他善于发言的组员或者其他未发言的组员;及时切断话题,给予适时的打岔;也可以限定发言时间,或者调整发言的次序。依据题意,该小组是“照顾者减压小组”,本节活动“邀请组员讲述压力来源和减压方法”。选项A“引发对地区医疗差异的讨论”、选项C“讲述年轻病友产生的内疚感”,属于脱离主题范围;选项B超过规定发言时间。选项DE符合小组主题,不需要限制。故选ABC。
4、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其发展分为( )等阶段。
- A:解决危机
- B:恢复期
- C:危机发生
- D:展开期
- E:危机应对
答 案:ABCE
解 析:危机的发展阶段:危机(危机发生)、解组(危机应对)、恢复(解决危机)和重组(恢复期)。
5、社会工作者在某社区入户探访时发现社区内独居老人较多,且部分高龄老人日常生活存在困难,又不愿求人。根据社会工作伦理原则,社会工作者适宜开展的工作有()。
- A:整理社区独居老人需求信息,设计并提供个性化服务
- B:与独居老人亲属沟通,要求其说服老人参加社区活动
- C:建议社区开展居室适老化改造,改善独居老人生活环境
- D:倡导政府出台高龄独居老人帮扶政策,提升其生活质量
- E:依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鼓励子女经常探望独居老人
答 案:ACDE
解 析:社会工作的服务过程强调“独特性”,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时应当注重个别化,注重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独居老年人群体主要面临到的问题包括居家安全问题和容易产生孤独感,“生活存在困难,又不愿意求助”,因而社会工作者依据独居老人的需求提供服务,包括倡导住宅进行适老化改造,鼓励子女多探望,倡导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扩充独居老人的社会资源,协助独居老人更好地适应老年期,故ACDE正确。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权,不能强迫或是违背服务对象的意愿,B选项中“说服老人参加活动社区”违背了服务对象自决原则,B错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