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教育理论》10月3日专为备考2023年教育理论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随意注意就是随随便便的注意。
答 案:错
解 析:随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所以它不是随随便便的注意。
2、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答 案:错
解 析:错误。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发展智力、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思想,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向学生灌输知识,完全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讲授法只是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注入式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有本质区别的。注入式和启发式这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都可以在讲授法中体现。
单选题
1、王强在工作和生活中总是公而忘私,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这些特征体现的是()
- A:品德
- B:气质
- C:本能
- D:理想
答 案:A
解 析:品德又叫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做出某种社会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始于()
- A:1789年
- B:1798年
- C:1879年
- D:1897年
答 案:C
解 析: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主观题
1、一般说,知识的理解性与过去经验无关。
答 案:错误。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示出来,这种感性阶段的理解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解 析:错误。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种感性阶段的理解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2、复习知识要“趁热打铁”。
答 案:正确。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遗忘的特点是先快后慢。因此,为提高记忆效率,应及时复习,经常复习。及时复习就是要在新学过的材料尚未遗忘之前,趁热打铁,使之巩固,然后纳入个人的认知结构中去长久保存。
填空题
1、希腊人创造了分科形式的“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学、()。
答 案:音乐
2、()是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答 案:教育目的
论述题
1、试述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答 案:(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4)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解 析:(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4)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2、试述成败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中的运用。
答 案:(1)心理学家韦纳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等;这些因素又可以归为三个维度:内外维度、稳定性维度和可控性维度。韦纳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内外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会产生羞愧感;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生气。在稳定性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将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则会产生绝望感;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生气。在可控性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积极地去争取成功;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不会产生多大的动力。将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继续努力;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会绝望。(2)根据该理论,良好的归因模式可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和积极归因;另一方面可以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引导学生将成败归因为努力程度。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