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碳排放管理员每日一练《碳排放监测员》10月7日专为备考2023年碳排放监测员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碳排放多数来自于工业发展主要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属于发展排放。
答 案:错
2、产品的节能和提高能效指的是同样的产品通过节能和提高能效可以达到碳排放减少的目的。
答 案:对
3、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答 案:对
4、美国主导全球气候变化合作支持建立温室气体总量贸易体系。
答 案:对
单选题
1、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排放大量()等温室气体。
- A:二氧化硫
- B:一氧化碳
- C:二氧化碳
答 案:C
2、“碳锁定”是指()。
- A:政治改革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
- B:整个社会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
- C: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
- D:科技发展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
答 案:B
3、“低碳行动”的宗旨是()。
- A:鼓励公众从身边小事做起,调象生活方式,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出力。
- B:减少白色垃圾,少用一次性物晶
- C:护林种树,绿化环境D呼吁政府采収措施减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答 案:A
4、我国从2007年起,每年()开展城市“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活动期间,鼓励公众乘坐公共交通、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
- A:7月16—22日
- B:8月16—22日
- C:9月16—22日
答 案:C
多选题
1、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建设低碳城市的经验包括()
- A:制定全方位的政策
- B:制定减排目标
- C:决心应对气候变化
- D:定位明确
答 案:ABCD
2、关于中国的保定的低碳城市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借鉴美国加州“硅谷”的发展模式
- B:提出了建设“中国电谷”的概念
- C:已形成光电、风电等六大产业体系
- D: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答 案:ABCD
3、以下选项能反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是
- A:《公约》文本谈判阶段
- B:《马拉喀什协定》谈判阶段
- C:《京都议定书》谈判阶段
- D:哥本哈根谈判阶段
答 案:ACD
4、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
- A:生产结构不合理
- B: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 C:产业技术结构不合理
- D:第三产业及高技术产业、环保产业等发展落后
答 案:ABCD
主观题
1、低碳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 案:一、农业生产方式不尽合理;
二、农业生产废气大量排放科学研究表明,农业生产与经营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来源,其中农业生产的废气又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来源;
三、过量使用农用化学物质;
四、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不合理,低碳价值观念有待提高。
2、“碳足迹”是指:一个人、一个产品或装置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所释放的()总量。
答 案:温室气体
3、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碳排放有多少?
答 案:汽车:一辆每年在城市中行程达到2万km的大排量汽车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t。发动机每燃烧1L燃料向大气层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5kg。人体:每人每天通过呼吸大约释放1140g的二氧化碳。但是,只要光合作用存在,那么生产食物消耗的二氧化碳与通过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基本保持平衡。植物:植物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夜晚释放。因此,植物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为零。一棵中等大小的植物每年能吸收大约6kg的二氧39化碳。暖气:使用煤油作为燃料的暖气一年向大气层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2400kg。使用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900kg,电暖气则只有600kg。电脑:使用一年平均间接排放10.5kg二氧化碳。卤素灯泡: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10.8kg。洗衣机: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7.75kg。冰箱: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6.3kg。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