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物理》10月16日专为备考2023年物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秋天的早晨草上有露珠的出现是凝华现象。
答 案:错
解 析:秋天的早晨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现象。故题干说法错误。
2、只有接触才有可能产生摩擦力。
答 案:对
解 析:因为摩擦力是在相接触的面之间产生的,因此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可能产生摩擦力。故题干说法正确。
单选题
1、图示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据此图象得到的结论是()
- A:质点在第1s末停止运动
- B:质点在第1s末改变运动方向
- C:质点在第2s内做减速运动
- D:质点在前2s内的位移为零
答 案:C
解 析:A、质点在第1秒末的速度为2m/s,没有停止运动,故A错误;B、前2s内质点的速度图象都在时间轴的上方,都沿正方向运动,没有改变方向,故B错误;C、第2秒内质点的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质点在前2秒内的位移为x=1/2*2*2=2m,故D错误.故选:C
2、2020年10月26日,我国通过“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发射了“遥感三十号”07组卫星。其中某颗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其轨道半径为r。已知地球的质量M,则这颗人造卫星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为()
- A:GMm/r
- B:GMm/r2
- C:GMm/r3
- D:GMmr2
答 案:B
多选题
1、一辆公路救援车停在平直的公路上,突然接到命令,要求从静止开始一直加速行驶赶往1公里外的出事地点,且到达出事地点时的速度为30m/s,有三种进行方式: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c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则()
- A:a种方式先到达
- B:b种方式先到达
- C:c种方式先到达
- D:b种方式需要的时间最长
答 案:C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 B:PM2.5(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 C:把很多小的单晶体放在一起,就变成了非晶体
- D:第二类永动机没有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 E: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 案:ADE
解 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者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成为可入肺颗粒物。非晶体是指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或离子不呈空间有规则周期性排列的固体。
填空题
1、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三个力中有一个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大小为20N。若去掉这个力,其余两个力的大小为____N,方向____。
答 案:20N,方向水平向左
2、某人从A点出发向东行6km,再向北行10km,又向南行2km,他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km,位移的大小是________km,方向是________.
答 案:18,10,东偏北53°
简答题
1、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个光滑定滑轮的半径很小。表面粗糙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现用一根伸长量可以忽略的轻质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可视为质点的甲、乙两物体,其中甲放在斜面上且连线与斜面平行,乙悬在空中,放手后,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当一水平向右飞来的子弹击中乙(未穿出》后,子弹立即和乙一起在竖直平面内来回运动,若乙在摆动过程中,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偏角为α=60°,整个过程中,甲均未动,且乙经过最高点(此时乙沿绳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和最低点时,甲在斜面上均即将滑动。已知乙的重心到悬点o的距离为l=0.9m,乙的质置为mz=0.99kg,子弹的质m=0.01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子弹射入射己前的速度大小;(2〉斜面对甲的最大静摩擦力。
答 案:(1)300m/s(2)7.5N
2、把质量为3kg的石头从20m高的山崖上以30°角向斜上方抛出,抛出的速度v0=15m/s.(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抛出至落地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2)石块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大?
答 案:(1)抛出至落地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是60OJ.(2)石块落地时的速度是5√17m/s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