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地理》10月16日专为备考2023年地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阶段城市化水平最低②b阶段环境质量最佳③c阶段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④b-c阶段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答 案:D
解 析:据上题的分析可知,a为区域发展的早期,城市化水平最低,①正确;b阶段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工业带来的问题较大,环境质量较低,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将要迫使一部分企业外迁,②错误④正确;c阶段此时以第三产业为主,但不一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③错误。故选D。
2、____建成后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 A:小浪底工程
- B:三峡工程
- C:阿斯旺大坝
- D:葛洲坝
答 案:B
解 析: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在中国,它是三峡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水库长2335米
3、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两类出口产品是( )①资源密集型②劳动密集型③资本密集型④技术密集型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答 案:C
解 析:由图可知,2008年金融危机时,出口贸易额波动较大的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外贸产品,故③④正确;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受冲击较小,①②错误。所以选C。
4、关于南水北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是江苏扬州的江都水利枢纽
- B:南水北调工程连接了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四大流域
- C:南水北调工程把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水调入以北的干旱地区
- D:南水北调工程沿线需要修建大量翻水泵站是因为南北水位落差大
答 案:B
解 析:南水北调工程完工后,将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流域联结起来,统一调剂,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新格局,从根本上扭转中国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局面
5、图2中( )
- 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
-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 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 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
答 案:D
解 析:由图2可判断出,①表示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A错误;②表示地面辐射,它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B错误;③表示大气逆辐射,白天和夜晚都存在,只是在夜晚其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C错误;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是地球损失的热量,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大气辐射也为长波辐射,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D正确。选D。
多选题
1、“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湿地面积300多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初步建立起以()为主体的全国湿地保护体系
- A:国际重要湿地
- B:国家重要湿地
- C:湿地自然保护区
- D:国家湿地公园
答 案:ABCD
解 析:我国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初步建立起以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的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十三五”期间,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5处,新增国家重要湿地29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2、下面哪个是南非的首都?()
- A:德班
- B:开普敦
- C:比勒陀利亚
- D:布隆方丹
答 案:BCD
解 析:开普敦【CapeTown】是立法首都,比勒陀利亚【Pretoria】是行政首都,布隆方丹【Bloemfontein】是南非的司法首都。
3、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温和湿润
- B:河网密布
- C:矿产资源丰富
- D:交通四通八达
答 案:AB
解 析:本题考查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选项中D选项交通四通八达是社会经济因素,C选项矿产资源丰富,表述错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是限制其发展的条件。所以本题选择AB选项。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