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教育类》10月17日专为备考2023年教育类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幼儿学习6的组成可以这样表述:5加1合起来是6,4加2合起来是6……
答 案:错
解 析:《学习“6的组成”》幼儿园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数字记录分解的结果,初步感知两个部分数可以交换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的规律。2、学习正确书写数字6。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攻击性行为、说谎、拒绝上幼儿园都是儿童品行障碍的表现。( )
答 案:错
解 析:品行障碍是指儿童违反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社会道德准则和纪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出现说谎、攻击、偷窃、破坏行为等。学前期儿童的品行障碍主要是攻击性行为和说谎,拒绝上幼儿园不是儿童的品行障碍。
单选题
1、辐射:基因:性状()
- A:乌云:降雨:彩虹
- B:教育:思想:行为
- C:肥料:土地:庄稼
- D:人生:环境:奋斗
答 案:B
解 析:辐射可以改变基因,进而影响性状。A项乌云会带来降雨,降雨过后可能有彩虹,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教育可以改变思想,进而影响行为,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C项肥料施放在土地上,作用于庄稼,庄稼长在土地上,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奋斗可以改变环境,进而影响人生,但词项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2、下列建筑中不属于哥特式的是()
- A:意大利比萨大教堂
- B: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 C:德国科隆大教堂
- D:法国巴黎圣母院
答 案:A
解 析:意大利比萨大教堂属于罗马式。
多选题
1、刺激泛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下列属于这一现象的是()
- A:草木皆兵
- 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C:睹物思人
- D:杀鸡儆猴
答 案:AB
解 析:刺激的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草木皆兵指对草木和士兵做出相同反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意为对蛇和绳子做出相同反应,两者都是刺激泛化的体现。故A、B项正确。C项睹物思人属于联想,而非泛化,排除。D项,杀鸡儆猴属于替代性学习而非泛化,排除。
2、国史通常指二十四正史中的前四部,下列属于“四史”的有()
- A:《史记》
- B:《汉书》
- C:《旧唐书》
- D:《三国志》
答 案:ABD
解 析:“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所以C不属于四史。
填空题
1、每次经过学校“三好学生”宣传栏,小明心里就不是滋味。成绩跟班上的小刚不相上下,本来也希望被评上“三好学生”,但最后因为名额有限,只有小刚被评上,都是班主任偏心……小明想到了一个“好点子”,把小刚曾经喜欢过班上女班长的事情泄露出来,希望学校能撤销小刚的“三好学生”称号,这样“三好学生”的称号就很有可能落到自己的头上。晚上,小明拿来彩笔,趁没人注意,在小刚的相片上添加了几笔,丑化他,并在相片的下面写上:“考试作弊,不诚实,虚伪,小人,早恋……”小明觉得还不够,决定以小刚的名字冒名给女班长写一封“情书”。女班长把“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经过字迹检测,发现不是小刚的字迹。经班主任调查,知道是小明所为。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侵犯了小刚的哪些权利?(2)如果你是小刚,知道是小明所为后,你会怎么做?(3)小明应该怎么做?
答 案:(1)小明侵犯了小刚的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荣誉权。 (2)①不能因为害怕报复而放弃应有的权利;②要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③可以视受伤害的程度,要求小明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严重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④加果小明停止侵害、主动道歉并消除影响,可以考虑原谅他。 (3)小明应该停止侵害小刚的权利、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接受处分并积极改正错误。
2、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级(2)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 (1)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 (2)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了吗?
答 案:(1)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教有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整个教育活动的领导组织作用,主要体 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 (2)学生是不会自发产生学习积极性的,-“般都需要靠教师的调动。如果教师只会讲课, 却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地融入课堂中来,还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 作用。
简答题
1、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自信心?
答 案:第一,多鼓励孩子,把真心的表扬奉送给孩子。 第二,努力为孩子创设成功的机会,让成功来进一步提升孩子的信心指数。 第三,用孩子过去取得的成绩来激励孩子。 第四,在关键时刻用合适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激励。 第五,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孩子树立自信心。
2、如果,你陪同外宾一同进出电梯,你会如何做?
答 案:在乘电梯时,客人先上,下时也应客人在先。如果需要,礼宾工作人员可先上负责操纵电梯。需要引导时,引导人员可先下。如果电梯人多,不要分开众人让身份高的人先下,可以顺其自然或根据情况采取一些相应措施。在电梯里应避免背对外宾挡在前面,也不要面对面站立。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