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3年10月19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3年10月19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3/10/19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10月19日专为备考2023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2条中的“公安机关发现”指的是公安机关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

答 案:错

2、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答 案:对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6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职责……(七)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据此,本题说法正确。

3、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情节严重的,应以非法拘禁罪论处。

答 案:对

4、对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决定行政拘留,应当经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许可。()

答 案:对

5、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由假证言、流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成当依法给予治 安管理处罚。

答 案:对

6、调取证据通清单一式两份。

答 案:错

7、公安机关内部对刑事案件的管辖,按照刑事侦查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分工确定。

答 案:对

8、任何人为避免本人危险而实施的紧急避险行为,都可以适用我国《刑法》关于紧急避险的规定。

答 案:错

解 析:《刑法》第21条【紧急避险】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1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单选题

1、公开原则要求公安机关在行使治安管理处罚权时做到()。

  • A:公开法律依据
  • B:公开处罚程序
  • C:公开法律依据和办案程序

答 案:C

2、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发布。

  • A:上一级公安机关
  • B: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
  • C:公安部
  • D:省级人民政府

答 案:B

3、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在处罚前已经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应当折抵。限制人身自由1日,折抵行政拘留()。

  • A:半日
  • B:1日
  • C:3日
  • D:2日

答 案:B

4、赵某与刘某系邻居,双方有矛盾。2005年2月3日下午,赵某听见刘某在院中与人说话,便将一块砖头扔进了刘某院中(砖头未砸到人),恰巧刘某在上午刚磕破了头,便顺势“哎呦”了一声。并用电话报了警。公安机关对当事人进行了询问,赵某承认自己将刘某的头砸破,而伤情鉴定认定刘某已构成了轻微伤,因此公安机关作出了对赵某拘留机关撤销了对赵某的处罚。赵某申请了国家赔偿,对该案,认识正确的是()。

  • A:应当由公安机关来赔偿
  • B:应当由刘某对赵某进行赔偿
  • C:公安机关不承担赔偿责任
  • D:赵某应要求公安机关予以补偿

答 案:A

5、 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规定,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受到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 )。

  • A:告知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B:应当先进行调解
  • C: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 D:作出附带民事判决

答 案:C

解 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39条规定:“被告人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的,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受到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C项正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中,被害人受到的物质损失不包括因被告人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遭受的损失,如诈骗罪、抢劫罪中所受的财产损失等。其原因在于,无论是诈骗罪中被骗的财物价值,还是抢劫罪中被抢的财物价值,均已经过价值鉴定,在刑事审判过程中都是明确、可知的,无须经过审理程序即可判定。

6、人民警察在水上、旅客列车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或者到站之日起()内,交至所属的公安机关。

  • A:二日
  • B:三日
  • C:五日
  • D:七日

答 案:A

7、完善法律职业()制度,健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建立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

  • A:考试
  • B:准入
  • C:考核
  • D:录用

答 案:B

8、 王某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经营自主权。其( )。

  • A: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行诉讼
  • B:应当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 C:不得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 D:既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答 案:D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五)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故本题既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又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法》第44条第1款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D项正确。

多选题

1、魏某受恐怖活动组织的指派潜入大陆进行恐怖活动,先后杀害3人,绑架1人。关于魏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参加恐怖组织罪
  • B:构成故意杀人罪
  • C:构成绑架罪
  • D:对魏某以上述三罪实行数罪并罚

答 案:ABCD

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

  • A:严加看管
  • B:严加约束
  • C:看押
  • D:治疗

答 案:AD

3、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有下列哪些职责?()

  • A:案件侦査
  • B:移送起诉
  • C:执行部分刑罚
  • D:审判

答 案:ABC

4、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

  • A:提起行政复议权
  • B:不安抗辩权
  • C:陈述权、申辩权
  • D:辩护权
  • E:提起行政诉讼权

答 案:ACE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7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其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陈述权和申辩权是当事人的重要权利,贯穿于行政处罚整个过程。对于当事人来说,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权利,可以更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行政机关侵犯了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权,行政处罚决定就不能成立,从而规范行政机关自觉维护当事人陈述、申辩权的内在动机。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权利,是奋事人重要的争议解决途径,给予当事人提供救济的权利,从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A项、C项和E项正确。B项不安抗辩权属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民事权利;D项辩护权属于刑事诉讼法中的权利,均不属于题干中“行政许可”归属的行政诉讼权利。

5、法的规范作用包括()。

  • A:指引作用
  • B:评价作用
  • C:教育作用
  • D:感化作用

答 案:ABC

解 析: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本身的作用,即法通过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实施对人们行为的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及强制作用。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下列哪些属于人民警察专用?()

  • A:警用标志
  • B:警服
  • C:警械
  • D:人民警察证

答 案:ABCD

7、犯罪预备的特征包括()。

  • A: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
  • B:客观上实施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预备行为
  • C:行为人未看手实行犯罪
  • D:行为人未着手实施犯罪是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

答 案:ABCD

8、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

  • A:犯罪故意
  • B:犯罪过失
  • C:犯罪目的
  • D:犯罪动机

答 案:ABCD

主观题

1、你是一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一个上访者说有事要跟你们领导谈,见不到领导他就不走,而此时领导又在外地开会,临走时嘱咐过没有重大事件不要找他,这时你怎么处理这个事?

答 案:(1)热情接待上访者。让座,倒水。
(2)向上访者耐心解释,领导到外地开会研究抗震救灾问题去了。(或研究农村小学危房改造问题,在道德上博取上访者的认同)大约一个星期后能回来。
(3)细致了解上访者的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并留下上访者的电话。领导没回来期间,也要及时和上访者沟通。
(4)等领导回来后,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听从领导的指示,给上访者打电话,切实解决群众的问题。

2、国家为了()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答 案:公共利益

3、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答 案:审判权

4、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

答 案:行政处罚

5、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答 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6、单位进行年终评优,由你进行材料的审核等工作,在结果出来后,有人反映,评优人员中有人的资料不真实,这时,你怎么办?

答 案:(1)面对有人反映自己工作中的问题,一定要冷静处理。
(2)要耐心听取所反映的问题,阅读所反映的材料,然后,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核实,以还事情的本来面目。
(3)如果所反映的问题真实、客观,那么我会向领导承认错误,作深刻的书面检讨,并向领导建议取消其评优资格,并按相应规章制度,给予处分。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反映问题的人的勇于坚持原则的精神和行为。
(4)如果所反映的问题无依据,我会向反映者解释说明,消除其误会并增进团结。
(5)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做到严谨、客观、公正。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