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历史》10月20日专为备考2023年历史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历史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里的“沛公”是指项羽。()
答 案:错
解 析:历史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里的“沛公”是指刘邦,汉高祖刘邦是沛县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起义,登高一呼,天下英雄云集于麾下,称“沛公”。
2、民族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答 案:对
解 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3、汉武帝采纳孔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答 案:错
解 析: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故本题说法错误。
4、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答 案:对
解 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举行,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召开。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单选题
1、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在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有() ①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②大亚湾核电站③“一箭多星技术”④三峡截流工程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答 案:D
解 析:改革开放后取得是有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一箭多星技术,三峡截流工程。所以①②③④都对。
2、“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段《天仙配》中的戏词反映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农民生活富裕
- B:集体劳作
- C:分工明确
- D:男耕女织
答 案:D
解 析:题干描述的是男耕女织,是小农经济的特点,D项正确;古代农民生活条件艰苦,并不富足,排除;A项小农经济是一家一户劳作,而非集体劳作,排除B项;分工明确不是小农经济的特点,排除C项。故选D
3、在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为长久的制度是()
- A:相制度
- B:皇帝制度
- C:科举制度
- D:三省六部制
答 案:B
解 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到清帝退位,皇帝制度存续了两千多年,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久的制度,B项正确;丞相制度存续于秦朝到明朝,科举制存续于隋朝到清末,三省六部制存续于降朝到清末,三者均没有皇帝制度延续时间长,排除 ACD 项。故选 B。
4、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 A:社会性质的变化
- B: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C:革命性质的变化
- D: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答 案:A
解 析: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社会性质发生根本的变化,A 项正确:BCD 项都属于鸦片战争的影响,但决定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还是社会性质的变化,BCD 项不正确。故选 A。
多选题
1、清朝雍正时期建立的掌握国家机要的机构是()
- A:内阁
- B:议政王大臣会议
- C:南书房
- D:军机处
答 案:D
解 析:结合所学可知,清朝雍正皇帝为了加强皇权和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设立了军机处。D 项正确:内阁设立于明朝,排除 A项;议政王大臣会议在雍正之前就已有之,排除 B项;南书房是康熙帝设立的,排除 C项。故选D。
2、1934年《申报》载“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太太们,哪一个不是成了洋货商店的好主顾,从头发丝尖儿起,至高跟皮鞋底的最末一英寸止,差不多她了她们固有的中华血统的皮肉之外,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饰用品。连日常的食品,为了求清洁卫生的绝大理由,也积极地洋化起来,以期脱胎挽骨,由黄皮肤黑眼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这则材料表明在当时()
- A:欧风美雨开始影响中国
- B:贵重的物品都是西方人制造的
- C:国人生活西化趋势明显
- D:西化影响的加深引发人们担忧
答 案:AC
解 析:中国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说明欧美文化开始影响中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贵重物品均由西方人创造,不符合实际;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国人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但是D选项中的引发国人担忧材料中没有体现,所有选择AC。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