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公共营养师 → 2023年10月22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3年10月22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3/10/22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10月22日专为备考2023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将被调查者24h各类食物的消费量与相应的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量进行比较时只需评价各类食物的消费量是否充足即可。()

答 案:错

解 析:将被调查者24h各类食物的消费量和相应的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量进行比较,一方面评价食物的种类是否齐全,是否做到了食物种类多样化;另一方面需要评价各类食物的消费量是否充足。

2、瘦肉精又名盐酸克伦特罗。()

答 案:对

解 析:瘦肉精又名为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素β2-受体激动剂,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哮喘。

3、对一个家庭的2名成员进行了3天的膳食调查,故总人日数为6。()

答 案:错

解 析:本题中未明确所使用的调查方法,称重记账法对一个家庭的2名成员进行了3天的膳食调查,故总人日数为6。

4、24h回顾法对那些饮食中每天有较大变异的个体是不适宜的。()

答 案:对

解 析:24h回顾法适用于饮食较为规律的个体,以便于通过连续三天的调查确定调查对象的营养摄入水平。

单选题

1、膳食模式评价的依据是(  )。

  • A: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 B:NRVs
  • C:DRIs
  • D: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答 案:D

2、上述叙述的关于家庭调味品消费量的数据来自______,原因是______。()。

  • A:称重法 更加准确
  • B:24h回顾法 很难讲清调味品的摄入量
  • C:频率法 这种做法准确
  • D:称重法和回顾法 避免了回忆偏差

答 案:A

解 析:24h回顾法很难测得调味品的摄入量,即使说得出来也会存在回忆偏差问题,没有称重法数据准确。

3、皮褶厚度可用来衡量(  )。

  • A:身高增长情况
  • B:坐高增长情况
  • C:智力发育情况
  • D:肥胖程度

答 案:D

4、维生素B1主要是参与()辅酶形成。

  • A:TPP
  • B:NADPH
  • C:磷酸吡哆醛
  • D:FAD
  • E:腺甲基钴胺索

答 案:A

解 析:维生素B1在硫胺素焦磷酸激酶的作用下,与三磷酸腺苷(ATP)结合形成硫胺素焦磷酸(TPP)。

多选题

1、促进维生素A吸收的因素包括()。

  • A:适当的钙磷比例
  • B:植酸
  • C:碱性药物
  • D:草酸
  • E:维生素C

答 案:AE

2、钙在人体内有哪些生理功能(  )。

  • A:抗氧化作用
  • B:构成骨骼和牙齿
  • C:参与甲状腺素合成
  • D:促进某些酶活性
  • E:维持正常视觉

答 案:BD

3、影响GI的因素有()。

  • A:咀嚼强度
  • B:食物烹调加工方式
  • C:胰岛素反应强度
  • D:胃排空率
  • E:小肠中淀粉酶的含量

答 案:ABCDE

4、关于膳食调查数据库的变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被调查者编码,变量名为ID,变量长度至少为3位
  • B:食物编码,变量名为D1,变量长度为6位
  • C:食物的质量,变量名称D2,变量长度为4位
  • D:进餐时间,变量名称D3,变量长度为2位
  • E:进餐地点,变量名称D4,变量长度为1位

答 案:BE

简答题

1、怎样应用中国居民膳食宝塔评价被调查者的膳食模式?

答 案:膳食结构是指各类食物的品种和数量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根据膳食中动物性、植物性食物所占不同比重,以及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作为划分膳食结构的标准,可以将世界不同地区的膳食结构分为:动植物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和地中海膳食结构。(1)膳食结构的分析根据被调查者24h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五类食物,即谷类,蔬菜和水果类,鱼、禽、肉、蛋类,奶类和豆类,以及油脂类食物的摄入量。然后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提出的理想膳食模式进行比较,对被调查者的膳食结构进行分析评价。
(2)膳食结构评价的依据与方法
①膳食模式评价的依据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②评价方法:根据24h膳食调查结果将食物按9类进行分类,统计各类食物的摄入总量。将被调查者的劳动强度按低、中、高的不同水平与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不同能量膳食的各类食物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各类食物摄入量是否满足人体需要。

2、计算人日数、标准人系数的方法及其实际意义是什么?

答 案:(1)人日数①公式:个人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全家总人日数=所有在家用餐个人的人日数之和。
②人日数是代表被调查者用餐的天数,一个人吃早、中、晚三餐为1个人日。总人日数是指全体全天个人总餐之和。只有在调查集体、家庭人员且每日吃饭人数不同时才用。个人人日数计算在家庭和集体就餐单位调查中很重要,24h回顾法在外就餐也要询问,并计算在餐次总数内。
(2)标准人系数
①由于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和劳动强度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无法用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进行相互间的比较。因此,一般将各个人群都折合成标准人进行比较。折合的方法是以体重60kg成年男子从事轻体力劳动者为标准人,以其能量供给量10.03MJ(2400kcal)作为1,其他各类人员按其能量推荐量与10.03MJ之比得出各类人的折合系数。然后将一个群体各类人的折合系数乘以其人日数之和被其总人日数除即得出该人群折合标准人的系数(混合系数)。标准人日计算公式为:标准人日=标准人系数×人日数;总标准人日数为全家每个人标准人日之和。
②人均食物或营养摄入量除以混合系数即可得出该人群标准人的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计算出人群标准人的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后,就能够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劳动强度的人群之间进行比较。标准人的平均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混合系数。

3、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答 案: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