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四级》10月22日专为备考2023年四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访谈法即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进行面对面交流,电话交谈不是访谈法。()
答 案:错
解 析:电话交谈是访谈法的一种。
2、胃可以吸收部分营养素。( )
答 案:对
3、营养目标数值是一天的配餐计划和目标,要严格执行()
答 案:错
解 析:膳食营养目标是为了选择食物配制平衡膳食而设计的。每餐严格执行各个营养素都符合标准在实际中是难以执行的。所以一定的变化范围常被允许,结合就餐人员体重变化,可修订变化范围。
4、老年人心率减慢,心脏搏出量减少,血管逐渐硬化,造成高血压患病率升高。( )
答 案:对
单选题
1、在调查表的编制过程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主体问题从形式上可分为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和量表应答式问题
- B:对于问题的排列,一般将开放式问题放在调查表的最前面
- C:问题的数量和调查表的长度要适中,通常以20min内完成为宜
- D:答案的穷尽性是指答案要包括所有可能的情况
答 案:B
解 析:一般将开放式问题放在调查表的最后面。
2、急火快炒,可以减少( )的损失。
- A:维生素D
- B:维生素A
- C:铁
- D:维生素C
答 案:D
3、下列元素中,参与造血的是( )。
- A:钾
- B:镁
- C:钴
- D:钙
答 案:C
4、( )配方中含有磷酸等物质,酸度较大,不易过多引用。
- A:可乐型碳酸饮料
- B:橙汁饮料
- C:植物蛋白饮料
- D:乳酸饮料
答 案:A
多选题
1、下列关于膳食史法说法正确的是()。
- A:膳食史法可用于慢性病的营养流行病学调查
- B:可以进行具有代表性膳食模式的调查
- C:膳食史法调查可以将调查表发给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对调查员的要求不高
- D:与24h回顾法结合使用能较全面地反映出人群的膳食摄入情况
- E:膳食史法属于开放式的调查
答 案:ABDE
2、人体锌缺乏的主要表现有()。
- A:口腔溃疡
- B:性器官发育不良
- C:伤口愈合迁延
- D:皮肤干燥、粗糙
- E:异食癖
答 案:ABCDE
3、在进行膳食能量评价之时,属于纯热能的食物有()。
- A:谷类
- B:植物油
- C:动物油
- D:薯类
- E:淀粉
答 案:BCE
4、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有()。
- A:挂面
- B:动物的肝脏
- C:豆类
- D:肉类
- E:全麦面包
答 案:BCDE
简答题
1、请简述专项调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
答 案:(1)相关性。即表格中所有的问题都应与调查研究的主题有关,否则会产生大量的无效信息,干扰对调查结果的分析。(2)客观性。即所有的问题都不允许带有调查者的某种主观倾向和暗示,应能够让被调查者做出真实的回答。(3)适宜性。即表格所设计的问题的内容、用语均能为被调查者接受和理解,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来提问,要通俗易懂。
(4)全面性。即表格问题的设计应完全对应于研究框架,各个变量的选择准确且无缺失,所有需要在调查中了解的信息都要在调查表中反映出来。同时,在封闭性问题中给出的答案应包括所有的可能回答。
(5)设计合理性。表格中一个问题转到另一个问题时,应注意逻辑关系。询问的问题应从一般到个别、从容易到困难。
(6)可比性。如果想将本调查与其他调查结果相比较,应该考虑其他调查中提出的问题是否与表格中的问题相呼应。
2、计算人日数、标准人系数的方法及其实际意义是什么?
答 案:(1)人日数①公式:个人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全家总人日数=所有在家用餐个人的人日数之和。
②人日数是代表被调查者用餐的天数,一个人吃早、中、晚三餐为1个人日。总人日数是指全体全天个人总餐之和。只有在调查集体、家庭人员且每日吃饭人数不同时才用。个人人日数计算在家庭和集体就餐单位调查中很重要,24h回顾法在外就餐也要询问,并计算在餐次总数内。
(2)标准人系数
①由于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和劳动强度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无法用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进行相互间的比较。因此,一般将各个人群都折合成标准人进行比较。折合的方法是以体重60kg成年男子从事轻体力劳动者为标准人,以其能量供给量10.03MJ(2400kcal)作为1,其他各类人员按其能量推荐量与10.03MJ之比得出各类人的折合系数。然后将一个群体各类人的折合系数乘以其人日数之和被其总人日数除即得出该人群折合标准人的系数(混合系数)。标准人日计算公式为:标准人日=标准人系数×人日数;总标准人日数为全家每个人标准人日之和。
②人均食物或营养摄入量除以混合系数即可得出该人群标准人的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计算出人群标准人的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后,就能够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劳动强度的人群之间进行比较。标准人的平均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混合系数。
3、简述婴幼儿测量指标——体重、身长、头围的意义。
答 案:体重是指身体各部分的重量总和,它主要反映构成体重成分的骨骼、肌肉、内脏、体质和水分等的变化情况。婴幼儿体重对营养状况较为敏感,而且婴幼儿体重测量的误差小于身长测量误差,故体重是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价的常用指标。身长作为对应于儿童的坐高和身高测量指标来反映婴幼儿体格纵向发育情况,头围和胸围是婴幼儿体格测量常用的横向测量指标。通过将婴幼儿头围和胸围的测量数据,与年龄参考数值比较,对于评价婴幼儿的营养状况有一定意义。在正常情况下,一个营养状况良好的婴幼儿,胸围赶上头围的时间往往提前。而营养不良的婴幼儿,由于胸部肌肉和脂肪发育较差,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较迟。若到2岁半时胸围还比头围小,则要考虑营养不良或胸廓、肺发育不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