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助听器验配师 → 2023年09月24日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基础知识》

2023年09月24日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基础知识》

2023/09/24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基础知识》9月24日专为备考2023年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时间学说认为复合音在频域上虽然无基频能量存在,但在时域波形上仍有10ms的周期性,即听神经对()有跟随反应,称为锁相能力。

  • A:变换域上的波谷
  • B:压缩域上的波峰
  • C:频域上的波谷
  • D:时域上的波峰
  • E:空间域上的波谷

答 案:D

解 析:参考第17题试题解析。

2、根据殷红博等人十余年对我国6000多名幼儿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期人类的发展存在的关键期中,()是幼儿掌握数概念,进行抽象运算以及综合数学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 A:5岁以上
  • B:5岁左右
  • C:3-5岁
  • D:4~5岁
  • E:3岁左右

答 案:B

解 析:根据殷红博等人十余年对我国6000多名幼儿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期人类的发展存在的关键期中,5岁左右是幼儿掌握教概念,进行抽象运算以及综合教学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3、()是一个常数,将电极放在中阶内可以记录到+80mV的静息电位,是由一个主动代谢过程产生的。

  • A:耳蜗微音电位
  • B:蜗内电位
  • C:总和电位
  • D:膜电位
  • E:损伤电位

答 案:B

解 析:蜗内电位是一个常数,将电极放在中阶内可以记录到-80mV的静息电位,是由一个主动代谢过程产生的。

4、语调的高低升降和(变艺有直接关系。在非声调语言里可以由此确定语调高低升降变化的不同模式。在声调语言里,声调调值的高低升降和()变化有直接关系,和语调的高低升降重叠交错在一起。

  • A:音高、基频
  • B:基频、基频
  • C:音长、基频
  • D:基频、音强
  • E:音强、基频

答 案:B

解 析:语调的高低升降和基频变化有直接关系。在非声调语言里,从基频的变化可以确定语调高低升降变化的不同模式。在声调语言里,声调调值的高低升降也和基频变化有直接关系,和语调的高低升降重叠交错在一起,都表现在基频的变化上,很难把两者截然分开。

5、汉语音节中共有()个辅音,除辅音ng,其余的辅音都可以作声母。

  • A:21
  • B:22
  • C:14
  • D:26
  • E:35

答 案:B

解 析:汉语音节中共有22个辅晋,除辅音ng外,其余21个辅音都可以作声母。

6、关于道德规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社会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 B:法律规范是保障个人与社会正常秩序的第一道防线
  • C:道德不是由国家强制执行的
  • D:道德和法律有相互转换、相互作用的关系
  • E:一个人如果违反了道德规范,社会舆论和良心的审判会使他(她)坐卧不安、元地自容

答 案:B

解 析:法律规范是保障个人与社会正常秩序的第二道防线。

7、听觉系统对频率刺激信号进行初步编码的合理解释是()。

  • A:频率编码
  • B:部位编码
  • C:强度编码
  • D:电话编码
  • E:响度编码

答 案:B

解 析:部位编码是听觉系统对频率刺激信号进行初步编码的合理解释。

8、康复效果与干预时间有关,干预年龄越早,效果越好,家长要抓住小儿()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及早对小儿进行康复训练。

  • A:6个月内
  • B:12个月内
  • C:1岁之后
  • D:3岁前
  • E:7岁前

答 案:E

解 析:家长要抓住小儿7岁前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及早对小儿进行康复训练。

多选题

1、根据对言语链中不同部分的研究,可将语音学分为以下几个分支()。

  • A:生理语音学
  • B:听觉语音学
  • C:声学语音学
  • D:感知语音学
  • E:系统语音学

答 案:ACD

解 析:语音学(phnetics)是研究人类言语声音的学科,内容包括语音的产生、语音的接收以及语音是如何携带意义的。根据对言语链中不同部分的研究,可将语音学分为三个分支,即生理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和感知语音学。

2、助听器中有哪几种样式()。

  • A:盒式
  • B:耳后式
  • C:耳内式
  • D:耳道式
  • E:深耳道式

答 案:ABCDE

解 析:助听器由最初无法携带的扩音器,一步步地演化成盒式、耳后式(耳背式)、耳内式、耳道式,以及几乎看不见的深耳道式,越来越美观便捷。

3、以下关于小儿听力语言的基本康复教育模式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残疾幼儿设计、注重个别教育的课程一般分别遵循着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有效促进发展的原则和诊断/矫正的原则
  • B:基于“诊断/矫正”观点的听力语言康复的主要目的是找到听障儿童与同龄伙伴间发展的差距,或本身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非一致性表现,然后根据听障儿童的不足之处来确立具体的康复目标,为矫治提供具体的步骤
  • C:基于“诊断/矫正”观点的教学一般是在正式课堂中进行,由听障儿童教师对听障儿童的听力和语言技能进行持续和耐心的训练
  • D:基于“有效地促进发展”观点强调听障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认为对听障儿童实施的听力语言康复教育的实质是设法帮助听障儿童进行听觉语言培建和学习的过程
  • E:基于“有效地促进发展”观点的做法类似做出诊断和开处方,但并不是从对听障儿童的短处分析人手

答 案:ABCDE

解 析:为残疾幼儿设计、注重个别教育的课程一般分别遵循着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有效促进发展的原则和诊断/矫正的原则。基于“诊断/矫正”观点的听力语言康复常常被叫做听力语言训练,其主晏目的是找到听障儿童与同龄伙伴间发展的差距,或本身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非一致性表现,然后根据听障儿童的不足之处来确立具体的康复目标,为矫治提供具体的步骤。教学一般是在正式课堂中进行,由听障儿童教师对听障儿童的听力和语言技能进行持续和耐心的训练。相反,基于“有效地促进发展”的观点,强调听障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认为对听障儿童实施的听力语言康复教育的实质是设法帮助听障儿童进行听觉语言培建和学习的过程:它的做法类似做出诊断和开处方,但并不是从对听障儿童的短处分析入手。首先,要设法确定听障儿童的发展水平,以决定培建或学习的起点,然后努力提供一些必要而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能帮助听障儿童广泛地练习某一特定发展水平的一般性技能),使听障儿童能对自己在多数场合下很想应用的,处于萌芽状态的能力进行练习。教师要先帮助听障儿童制订计划,然后和听障儿重一起完成这个计划。事实上,听障儿童正处在人生历程中生理、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虽然在发展的整体上遵循着正常儿童连续性发展过程的规律,但由于听力语言障碍的客观存在,致使其身心发展的某些方面滞后于其实际的年龄水平,或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而成为异常行为,这就需要教育执行考根据听障儿童发展的实际状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模式。

4、关于机械波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的振动是受迫振动
  • B: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媒质中传播的波动也立即停止
  • C: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形式
  • D:质点振动的方向并不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
  • E:横波和纵波的区别在于媒质分子的振动方向

答 案:ACDE

解 析:波的传播伴随有能量的传递一处质点振动引起周围质点振动,振动质点具有能量,因此波的传播伴随有能量的传递。要想维持振动的传播,必须有提供能量的来源—波源媒质分子的振动方向和波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波,称为横波;媒质分子的振动方向扣波传播方向一致的波,称为纵波,媒质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传播的是凸起、凹下或密集、稀疏的状态,质点本身并不随波动而迁移。

5、听神经瘤的听力学表现有()。

  • A:早期表现为患侧轻度听力下降
  • B:病变发展后表现为高频下降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 C:严重时言语识别率比纯音听力下降显著
  • D:淋巴囊上皮皱褶变浅或消失,上皮细胞退变,囊壁纤维化
  • E:螺旋器听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细胞退行性变,血管纹萎缩

答 案:ABC

解 析:听神经瘤的听力学表现有:早

6、以下哪几种耳模适用于轻度到中度听力损失的患者()。

  • A:骨架式(框架式)耳模
  • B:半壳式耳模
  • C:耳道式耳模
  • D:耳道锁式耳模
  • E:耳轮耳道锁式耳模

答 案:BCDE

解 析:半壳式耳模又称耳道壳式耳模,此种耳模的耳甲艇部位被去除,耳模只覆盖耳甲腔部分,适用于手指不灵活,轻度至中度听力损失患者,一般老年患者居务耳道式耳模只保留了外耳道部分,因其与外耳接触面积最少,所以佩戴的舒适度最高,并且易于患者佩戴,但是它的牢固性和密封性较差。随着耳模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可以在耳道式耳模的基础上对耳模进行改良,改良后的耳模叉可分为:耳道锁式耳模和耳轮耳道锁式耳模。以上两种改良后的耳模增强了耳道式耳模的牢固性。上述三种耳模适用于轻度到中度听力损失的患者。

7、人类的智力组成中包含有以下几种基本能力()。

  • A:语句流畅
  • B:口语理解
  • C:数字运算和空间关系
  • D:联想记忆
  • E:知觉速度和一般推理

答 案:ABCDE

解 析:语言学的观点认为,有声语言是人类最有效的交际工具,但它同时又是智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斯顿(Thurstone,1938)根据实际智力测验因素分析的结果发现,人类的智力组成中包含有七种基本能力:口语理解(verbal comprehension,简称V)属理解口语含义的能力;语句流畅(word fluency,简称W)属迅速语文反应能力;数字运算(number,简称N)属迅速正确计算能力;空间关系(space,简称S)属方位辨识及空间关系判断能力;联想记忆(associative memory,简称M)属两事联结的机械式记忆:知觉速度(perceptual speed,简称P)属凭视觉迅速辨别事物异同的能力;一般推理(general reasoning,简称R)属根据经验能做出归纳推理能力。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