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基础知识》10月6日专为备考2023年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国外一般将老年性聋的年龄限定在65岁以上,我国为()以上。
- A:50岁
- B:60岁
- C:62岁
- D:70岁
- E:68岁
答 案:B
解 析:老年性聋为因年龄增长使听觉器官衰老、退变而出现的叹耳对称、缓慢进行性的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国外一般将年龄限定在65岁以上,我国为60岁以上。
2、常见的计权网络近似地模拟了40方、70方、100方三条等响曲线,称为A、B、C计权。C计权声级是模拟人耳对()噪声的响度感受。
- A:55dBSPL以下低强度
- B:55-85dBSPL中等强度
- C:85dBSPL以上高强度
- D:120dBSPL以上高强度
- E:20dBSPL以下低强度
答 案:C
解 析:参考第3题试题解析。
3、位于鼓室()的硬脑膜小血管经岩鳞裂与鼓室相通,是中耳感染入颅的途径之一。
- A:外侧壁
- B:内侧壁
- C:前壁
- D:后壁
- E:上壁
答 案:E
解 析:位于鼓室上壁的硬脑膜小血管经岩鳞裂与鼓室相通,是中耳感染入颅的途径之一。
4、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以下五个选项中可以表示音调高的是()。
- A:女高音
- B:男低音
- C:引吭高歌
- D:低声细语
- E:高声大嗓
答 案:A
解 析:男低。音,女高音指的是音调的高低,女高音指的是音调高,故A选项符合题意;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高声大嗓指唱歌说话的声音大小,即声音的响度大小。故C、D选项不符合题意
5、根据年(月)龄的不同,采取相应的行为测听方法。建议7-28个月采用()。
- A:听性反射
- B:听觉行为反应
- C:视觉强化测听
- D:游戏测听
- E:纯音测听
答 案:C
解 析:根据年(月)龄的不同一采取相应的行为测听方法。建议:0-3个月,采用听性反射;4-6个月,采用听觉行为反应:7-28个月,采用视觉强化测听;28个月至6岁:采用游戏测听或纯音测听的方法进行。
6、下列耳模类型中只保留了外耳道部分的是()。
- A:耳道式耳模
- B:耳道轮式耳模
- C:壳式耳模
- D:标准式耳模
- E:自由场式耳模
答 案:A
解 析:耳道式耳模只保留了外耳道部分。因其与外耳接触面积最少,所以佩戴的舒适度最高,并且易于患者佩戴:但是它的牢固性.和密封一陛较差。
7、助听器的外壳或耳模可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做短做松,通气孔加大,给耳道内部留有尽量大的空间,是为了减轻()带来的烦恼。
- A:整合效应
- B:头影效应
- C:堵耳效应
- D:听觉融合效应
- E:听觉剥夺效应
答 案:C
解 析:由于双耳佩戴助听器能够提高整合效果,特别是对低频声音的能量整合减小,同时可以降低助听器的整体输出增益,所以助听器的外壳或耳模可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做短傲松,通气孔加大,给耳道内部留有尽量大的空间,以减轻堵耳效应带来的烦恼。
8、预选的助听器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同时要推荐()供病人选择。
- A:1-2款
- B:2-3款
- C:3-5款
- D:5-10款
- E:10款以上
答 案:B
解 析:助听器预选:预选的目的是确定助听器的种类、形状、最大声输出、频响曲线等。这就要求验配师了解各种助听器的性能和特点。预选的助听器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同时要推荐2-3款供病人选择。
多选题
1、以下关于小儿听力语言的基本康复教育模式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残疾幼儿设计、注重个别教育的课程一般分别遵循着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有效促进发展的原则和诊断/矫正的原则
- B:基于“诊断/矫正”观点的听力语言康复的主要目的是找到听障儿童与同龄伙伴间发展的差距,或本身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非一致性表现,然后根据听障儿童的不足之处来确立具体的康复目标,为矫治提供具体的步骤
- C:基于“诊断/矫正”观点的教学一般是在正式课堂中进行,由听障儿童教师对听障儿童的听力和语言技能进行持续和耐心的训练
- D:基于“有效地促进发展”观点强调听障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认为对听障儿童实施的听力语言康复教育的实质是设法帮助听障儿童进行听觉语言培建和学习的过程
- E:基于“有效地促进发展”观点的做法类似做出诊断和开处方,但并不是从对听障儿童的短处分析人手
答 案:ABCDE
解 析:为残疾幼儿设计、注重个别教育的课程一般分别遵循着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有效促进发展的原则和诊断/矫正的原则。基于“诊断/矫正”观点的听力语言康复常常被叫做听力语言训练,其主晏目的是找到听障儿童与同龄伙伴间发展的差距,或本身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非一致性表现,然后根据听障儿童的不足之处来确立具体的康复目标,为矫治提供具体的步骤。教学一般是在正式课堂中进行,由听障儿童教师对听障儿童的听力和语言技能进行持续和耐心的训练。相反,基于“有效地促进发展”的观点,强调听障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认为对听障儿童实施的听力语言康复教育的实质是设法帮助听障儿童进行听觉语言培建和学习的过程:它的做法类似做出诊断和开处方,但并不是从对听障儿童的短处分析入手。首先,要设法确定听障儿童的发展水平,以决定培建或学习的起点,然后努力提供一些必要而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能帮助听障儿童广泛地练习某一特定发展水平的一般性技能),使听障儿童能对自己在多数场合下很想应用的,处于萌芽状态的能力进行练习。教师要先帮助听障儿童制订计划,然后和听障儿重一起完成这个计划。事实上,听障儿童正处在人生历程中生理、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虽然在发展的整体上遵循着正常儿童连续性发展过程的规律,但由于听力语言障碍的客观存在,致使其身心发展的某些方面滞后于其实际的年龄水平,或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而成为异常行为,这就需要教育执行考根据听障儿童发展的实际状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模式。
2、关于耳模的声学特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患者佩戴助听器后耳道的容积变小,听力障碍者自己说话的声音随着颅骨振动传入容积变小的耳道内,产生了低频共振,增加了低频声音的强度会使患者觉得自己说话变调
- B:声孔的选择茌助听器的选配中有着重要作用。一个合适的声孔不仅可以提高助听器佩戴的舒适度,还可以改善音质
- C:声音可以直接通过较大的通气孔进入耳道,而且没有衰减是导致患者觉得声音过大的原因
- D:耳模所选用的通气孔与助听器的增益不相适应时会产生啸叫效应
- E:阻尼子离鼓膜越远,越容易受潮,被耵聍损坏,因此临床在耳模上的阻尼处理较少
答 案:BE
解 析:患者佩戴助听器后耳道的容积变小,听力障碍者自己说话的声音随着颅骨振动传入容积变小的耳道内,产生了低频共振,增加了低频声音的强度会使患者觉得自己说话变调c通气孔的选择在助听器的选配中有着重要作用。一个合适的通气孔不仅可以提高助听器佩戴的舒适度,还可以改善音质。声音可以直接通过较大的通气孔进入耳道,而且没有衰减是导致患者觉得声音过大的原因。耳模所选用的通气孔与助听器的增益不相适应时会产生啸叫效应。阻尼子离鼓膜越近,越容易受潮,被耵聍损坏,因此临床在耳模上的阻尼处理较少。
3、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下列有关介质中质点的振动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在介质中做自由振动
- B:质点在介质中做受迫振动
- C:各质点的振动规律都相同
- D:各质点的振动速度都相同
- E:各质点的振动方向都不同
答 案:BE
解 析:媒质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传播的是凸起、凹下或密集、稀疏的状态,质点本身并不随波动而迁移。横波的质点振动方向总是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而纵波的质点振动方向总是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
4、每一个特定个体的共振峰也可有变化,这与()有关。
- A:健康状况
- B:情感的变化
- C:言语的内容
- D:谈话中的词汇
- E:句子的重点
答 案:ABCDE
解 析:每一个特定个体的共振峰也可有变化:这与言语的内容、健康状况、情感的变化、谈话中句子的词汇和重点有关。
5、听神经瘤的听力学表现有()。
- A:早期表现为患侧轻度听力下降
- B:病变发展后表现为高频下降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 C:严重时言语识别率比纯音听力下降显著
- D:淋巴囊上皮皱褶变浅或消失,上皮细胞退变,囊壁纤维化
- E:螺旋器听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细胞退行性变,血管纹萎缩
答 案:ABC
解 析:听神经瘤的听力学表现有:早
6、林氏五音的主要用途表现在()。
- A:可进行快速、简便的言语觉察
- B:可以进行分辨测试
- C:通过多种测试了解患者在不同频率的听力状况
- D:基本反映出语音在250~8000 Hz之间的频率分布
- E:覆盖了一个较宽的频率范罔和强度范围
答 案:ABCDE
7、岩部底朝向后外方与()相融合。
- A:茎突
- B:鳞部
- C:鼓室
- D:乳突部
- E:鼓部
答 案:BDE
解 析:岩部底朝向后外方与鳞部、乳突部和鼓部相触合。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