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网约车司机资格证每日一练《理论知识》10月2日专为备考2023年理论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出租车驾驶员在考核周期内注册时间少于6个月的,其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等级最高为AA级。
答 案:对
解 析: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考核周期内注册在岗时间少于6个月的,其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等级最高为AA级。
2、在服务过程中,因驾驶员或车辆故障等原因造成服务中断的,乘客必须以计价器实际显示的金额支付车费()
答 案:错
3、出租汽车驾驶员继续教育周期自取得从业资格证之日起计算。
答 案:错
解 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可知,继续教育周期自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注册之日起计算。继续教育周期为3年。
4、在救助酸碱腐蚀性化学品外泄引起受伤的伤员时,救护者首先要做好自我防护。
答 案:对
解 析:在救护酸碱腐蚀性化学品外泄引起受伤的伤员时,救护者首先要做好自我防护。防护的办法包括:用湿毛巾外覆口鼻,减少呼吸道刺激;戴好防护手套或穿好防化服。
5、出租汽车服务是为社会公众提供个性化“站到站”的便捷运输服务。
答 案:错
解 析:出租汽车是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于城市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工具之间的准公共物品,为社会公众提供个性化的门到门便捷运输服务,主要满足社会公众特殊出行和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群体的出行需求。
单选题
1、出租车汽车政策、法规、标准因驾驶员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而暂停其驾驶资格的处罚措施是_______。
- A:谴责
- B:警告
- C:罚款
- D:暂扣机动车驾驶证
答 案:D
2、安全运营与治安防范下列对驾驶网约车通过弯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转弯前减速
- B:在转弯前加速
- C:车辆的重心越高越容易侧翻
- D:禁止在弯道超车
答 案:B
3、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加分累计不得超过________分。
- A:5
- B:10
- C:15
- D:20
答 案:B
解 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二节: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可知,违反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指标的一次扣分分值分别为1分、3分5分、10分、20分五种。扣至0分为止。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加分累计不得超过10分。
4、考核周期内综合得分为________的,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等级为AA级。
- A:0分
- B:1~10分
- C:11~19分
- D:20分及以上
答 案:C
解 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二节: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等级按照下列标准进行评定:1.考核周期内综合得分为20分及以上的,考核等级为AAA级;2.考核周期内综合得分为11~19分的,考核等级为AA级;3.考核周期内综合得分为1~10分的,考核等级为A级;4.考核周期内综合得分为0分的,考核等级为B级。
5、网约车平台公司采集的个人信息,保存期限为不少于()。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答 案:B
解 析: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只有一个,即网约车平台对于采集到的乘客个人隐私信息,应当保存多长时间。根据《网约车管理办法》的规定,网约车平台保存的个人信息,其保存期限应当不少于2年。这里的个人信息包括乘客的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银行账户或者支付账户、地理位置、出行线路等。
多选题
1、出租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不得________。
- A:补发
- B:出租
- C:涂改
- D:伪造
答 案:BCD
解 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转借、出租、涂改从业资格证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2、服务禁忌包括网约车驾驶员( )。
- A:冒犯乘客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或歧视乘客
- B:抢客、强行揽客、甩客、倒客
- C:拒载、故意绕道行驶
- D:不按收费标准收费
答 案:ABCD
3、对车载消防器材,网约车驾驶员应()。
- A:熟练掌握使用方法
- B:在车辆适当位置固定牢靠
- C:及时更换铅封
- D:定期检查
答 案:ABD
4、出租汽车驾驶员响应电召服务后,应做到________。
- A:及时联系乘客确认
- B:开启电召服务标志
- C:向乘客说明电召费用
- D:向乘客支付电召费用发票
答 案:ABCD
解 析:电召设施设备使用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响应电召服务后,应做到及时联系乘客确认、开启电召服务标志、向乘客说明电召费用、向乘客支付电召费用发票。
5、国家出台《劳动合同法》是为了_____。
- A: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 B: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 C: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D: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答 案:ABC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精彩评论